首页 / 历史军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百八十七章 陛下不给的银子,碰都不要碰(1 / 2)

作品:《朕真的不务正业

“朕不知道,镇平县知县连标,连夜让师爷带着刘巧莲离开,是否是察觉到了危险,但最后他没有离开,而是选择了让师爷带走了刘二的女儿,刘巧莲。”朱翊钧重重的叹了口气。

虽然朱翊钧对这个案子,仅限于凌云翼的描述,但连标让师爷带走关键证人去找凌云翼,那一定是发生了什么,让连标如此决定,但他自己没走。

“下旨官葬吧。”朱翊钧深吸了口气,给了连标格外的优待,一般没有正四品以上的官员,是不会给官葬的,这代表着朝廷给予的认可,肯定他对国朝的贡献,至少,连标的存在,还让朱翊钧知道,大明官员里也有好官。

在大明变得更好和自己更安全的两个选择之中,连标最后的选择是让大明变得更好。

南阳府、镇平县这一件惊天动地的大案,很快就引发了山呼海啸一样的讨论,县薄李杜才带领的虫豸,先杀了县丞刘汝康、再杀知县连标这个案子,就为了三万四千银,引起了轩然大波。

如果是镇平县爆发了民乱,刘汝康、连标等人,死在了民乱之下,那是他们无能,不值得同情,但李杜才是为了欺压百姓,才相继杀害了刘汝康、连标等人,刘汝康、连标死于为民请命,这只能说是人神共愤了。

大明好官其实不多,刘汝康和连标这种有点圆滑的官员,已经是难得的好官了。

陛下朱批了杀,这是三法司的共同决定,三法司在刑部的驾贴上进行了签字,再加上大明皇帝的圣旨,被驿卒们以八百里加急的金字牌快传送到了开封府,而负责监刑的内官,是大明内官、陛下的陪练头子李佑恭。

总督山东河南兵部尚书凌云翼在十二月二十九日这天,收到了驾帖和圣旨,见到了李佑恭。

凌云翼不是不想早些报复,也不是不想兵发镇平县,但是在山东的时候,陈大壮能在面对杀父之仇的仇人时,依然选择了相信皇帝不会宽宥衍圣公的恶行,而凌云翼也在暴怒之下,依旧没有让权力任性,而是选择了相信君上。

一如皇帝信任凌云翼能把河南的差事办好,凌云翼相信案件的详情呈送京堂,会得到公允的审判。

而凌云翼等到了审判,朝廷、皇帝支持了凌云翼要杀人的举动。

“明日斩首!”凌云翼握着手里的驾贴,看着来监刑的李佑恭说道。

李佑恭平静的说道:“凌部堂海涵,咱家要看一下案卷,再见一下一应案犯与证人。”

“应有之意。”凌云翼知道李佑恭在宫里的地位,这也是必要的流程,既然凌云翼没有选择挟私发兵报复,那该走的流程就必须要走完。

李佑恭带着两个小黄门开始审查案卷,他看的非常仔细,大约两個时辰,才把案卷完全看完,便开始查阅各种物证和书证,在进行了相互印证之后,李佑恭拿着案卷、证物,让衙役把各种证人带上堂来进行闻讯。

“唐宝柱,咱家来问你,你如实回答。”李佑恭看着面前的人,这是连标的师爷。

“是。”

李佑恭平静的问道:“根据你的证言,连标让你带着刘巧莲到开封府是察觉到了危险,明知道有危险,为何他自己不离开,而是让你带着证人离开呢?”

种种迹象表明连标已经察觉到了危险,县丞刘汝康的死并不寻常,刘汝康是举人,很多事情不必亲自去做,刘汝康元月溺亡在河里,这确实不合理。

唐宝柱十分确定的说道:“连知县对我说:我是朝廷命官,我若是走了,朝廷威严何在?谅他们胆大包天,还敢杀我不成?”

“谁知道这帮天杀的东西,居然真的敢杀人。”

连标觉得自己是朝廷命官,这帮虫豸就是再胆大包天,还敢杀了他?朝廷的雷霆之怒,是他们能承受的住的吗?

在万历十一年,这个封建帝制的大环境下,在这个官序贵贱各得其宜,尊卑长幼之序的年代里,在千年以来君君臣臣的影响下,连标不觉得自己会有什么生命危险。

李佑恭继续问道:“李杜才的供词里说,连标看上了刘巧莲的美色,偏听偏信,刘二恶从胆边生,怒从心中起,一怒之下杀了连标,而后继续逃亡,连标是否和刘巧莲有染?”

唐宝柱面色巨变,他愤怒的大声说道:“这是诬陷!诬陷!连知县有家有室,妻儿老小都在开封府,本来说在镇平县安顿下来,再让妻子和一双儿女前往镇平县,简直是胡说八道!”

唐宝柱十分愤怒,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仍然带着怒气说道:“连知县没有偏听偏信,天使,那可是2400石的粮食,刘二就是大力神转世,也偷不了这么多粮食啊,他都没有接触到那么多的粮食,李杜才等人,他们杀官!若非做贼心虚,为何怕被凌部堂明察?”

连标已经死了,唐宝柱要保住连标的身后名,就要为连标争取。

“不必如此激动,就是例行问话而已。”李佑恭示意唐宝柱稍安勿躁,这就是个例行询问,那个刘巧莲就是个村妇,说连标和刘巧莲有染偏听偏信,不过是李杜才最后的挣扎罢了。

李佑恭又问了几个问题,才让唐宝柱离开,他陆陆续续将所有证人都叫到了府堂询问,最后才叫到了此案的罪魁祸首李杜才。

“李杜才,连知县何人所杀?”李佑恭依旧一脸平静,看着面前的面相颇为宽厚的李杜才,这哪里像个穷凶极恶之徒?

“刘二!刘二所杀!”李杜才大声的说道:“天使明察啊,这明明是刘二杀的人,凌部堂不分青红皂白,就把我们镇平县的这些官吏关进了牢里!”

“你说这已经腐烂的尸体,杀了连知县?”李佑恭看向了旁边被白布蒙着的一具尸骨,语气冷厉的说道:“还是说这具尸体,县丞刘汝康杀了连知县?他们一个死在了今年七月,一个死在了元月,你告诉咱家,他们从藏尸的地方,爬出来,把九月到任的连知县杀了吗?”

李佑恭不断审查的过程中,发现了凌云翼办案十分缜密,这个李杜才压根就不知道凌云翼究竟掌握了什么证据,刘二、刘汝康的尸体被发现,这个李杜才仍在狡辩,压根就不知道凌云翼掌握的情况。

现在突然被两具尸体的罪证摆在了面前,立刻吓迷糊了。

孰是孰非,其实在李佑恭看完了详细的案卷后,就已经十分清楚了,人证书证物证,环环相扣,铁证如山,李杜才的狡辩,就像是个丑角一样,在无能狂怒,在表演人类的下限。

“刘二和哪个山贼有联系,偷走了镇平县2400石的粮税?”李佑恭又问。

“二里沟的黑云寨,有个大当家郝三刀,刘二和郝三刀是拜把子的兄弟。”李杜才立刻大声说道。

“带上来。”李佑恭看着李杜才,目露凶光,这些年他走南闯北,见了很多很多的人,像李杜才这种嘴硬的人,李佑恭还是第一次见到。

凌部堂能爬到部堂的高位,带着客兵四处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凶名传遍了大江南北,依旧屹立不倒,自然是有其独到之处,那就是办事极为周全,他向来信奉,光明正大,堂堂正正,行的正走的直,就不怕小鬼敲门。

小鬼见了都得给凌部堂磕三个头再走。

凌云翼把这个黑云寨给平定了,把寨子里的山匪一窝端,全都抓了。

“啊?”李杜才万万没料到,不仅尸体被找到了,连这个郝三刀也被抓了,李杜才在连标死后,已经让郝三刀跑了,结果这个郝三刀的确跑了,但被凌云翼在湖广和河南交界的地方给抓了。

客兵们斗不过京堂那帮锐卒,在泰西特使黎牙实看来,锐卒就是传说级圣堂武士,但客兵们抓个山寨大当家,那的确是信手捏来。

郝三刀的出现,让李杜才彻底崩溃了,因为这个郝三刀知道的事情很多,很多脏事都是郝三刀亲自操刀办的,到了这一步,就没有什么狡辩的余地了。

“连知县,在为民请命。”李佑恭看着李杜才叹了口气说道:“你死到临头了,仍然不知悔改。”

“去年冬天,镇平县官舍被雪压塌十七间,失火被烧了七间,因为在营造事上,县丞刘汝康不肯跟伱们分食这营造费1200两,尔等觉得刘汝康太过于碍手碍脚了,就让郝三刀把刘汝康杀死在了家宅,埋尸二里沟。”

“谎报刘汝康,被春汛给冲走了。”

“六月押解夏粮,尔等贪蠹成性,把主意打到了赋税之上,上下侵吞2400石,将罪名扣在了刘二的头上,刘二不服,县尉陈仲训素来同情小民,又和刘汝康关系莫逆,将县衙贪污的一些事告诉刘二,让刘二到开封府告状,找凌部堂伸冤。”

“刘二一纸诉状送到了开封府,这里面自然有陈仲训的帮忙,刘二目不识丁,诉状是陈仲训写的,刘二更无路引,诉状也是陈仲训送的,你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刘二杀死,报了失踪成了无头公案。”

“开封府堂凌部堂的师爷给你们发了牌票,让你们到开封府来。凌部堂要过问刘二状告县堂之事,尔等接连贿赂了送牌票的小吏三人。”

“你们怎么不把这些送牌票的小吏一道做掉呢?是怕凌部堂吗?当真是恃强凌弱,欺负小民的时候,一个个都是凶神恶煞,在上官面前,反而唯唯诺诺,连送牌票的小吏,都毕恭毕敬。”

李佑恭完整的陈述了案情,县尉陈仲训没死,这个县尉在连标死后,立刻投奔了开封府,托庇于凌云翼,才保住了命,要不然这帮杀红了眼的恶吏,不知道要怎么炮制他这个‘叛徒’。

在李杜才眼里,刘汝康、连标这些为民请命之人,都是叛徒,都是官吏的叛徒,怎么可以同情小民?同情小民就是站在了他们的对立面上。

陈仲训也贪,他也是瓜分利益的同伙,但到县丞刘汝康死的时候,陈仲训怕了。

是人都会怕,杀官一旦事发,那就是天崩地裂,逃到天涯海角都逃脱不了皇帝的追捕。

“那么,李杜才,咱家问你,谁给你的胆子,如此胆大包天?你们这贪腐的案子,顶多就是个革罢,连流放都不到的罪名,至于如此铤而走险吗?”李佑恭眉头紧蹙的说道:“从实招来。”

李杜才深吸了口气,如同破罐子破摔一样说道:“是王次辅!”

“我们的银子,大半都给了朝廷的王次辅,我们也没办法啊,若是交不齐碳敬冰敬,那绝没有好果子吃。”

“确定是王崇古王次辅收了你们的银子吗?”李佑恭目光一凝,若事实如此,那就是大地震了,朝廷恐怕会迎来一轮堪称灾难的巨大人事变动,意味着国朝动荡。

王崇古看得上这点银子?这个李杜才能够得着王崇古这样的人物?

“是王次辅的儿子王谦,我很确信,银子给了他!我亲自给他的!他还让账房,给我写了收据!”李杜才大声的说道。

凌云翼本来十分紧张,这是一个完全没掌握的情况,但听说有收据之后,立刻就哭笑不得的说道:“李杜才啊李杜才,下辈子,千万不要再做官吏了,真的不合适啊。”

“你干坏事的时候,会给旁人写收据吗?会让别人捏着你的把柄吗?你设身处地的想一下,把自己变成王谦想一下,这收据,他可能给你开吗?”

“你被骗了,京堂的掮客实在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