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后宫不得干政(2 / 2)

作品:《女帝:陛下请自重,臣不想升官

“当然。”

什么都没意识到的陆晨又补充道:“施政当因地制宜,以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政令,并且时刻跟进,若有偏差和不合时宜的地方,则必须马上进行调整,查漏补缺,后宫不得干政乃是太祖皇帝根据大夏的国情定下的规矩,并不一定适合圣境,或许二圣同朝更符合圣境的国情也不一定,圣王殿下还须仔细斟酌,万不可生搬硬套。”

姜承道仔细品味了一下这番话。

片刻后,他突然郑重地朝陆晨拱了拱手。

“陆尚书所言有理,本王受教了。”

后宫不得干政这个祖制本身,对他其实没什么影响,他在当皇子的时候就完全吃透了这个规矩背后的逻辑,但陆晨对执政的理解,却让他有一丝全新的感悟。

“圣王殿下客气了。”

随着这句话的落下,这个莫名的小插曲就此掀过。

说话间,清彻的马蹄声逐渐放缓。

三人很快来到了西平坊。

守候在门口的玄极卫自然认得他们,在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后,便直接放行了。

西平坊位于西平县西南角,是距离县城核心的繁华区域最远的坊区,一直以来都是县里的贫民窟,即便兴平县因为陆晨的原因繁盛了不少,这里也还是显得有些破落。

日子好过了以后,原本住在这里的百姓不少都搬走了,于是萧韵就将西平坊剩余不多的百姓全部迁走,然后把这里设置成血疫的处置点。

里面除了勉强翻修过的民房以外,就是和临时营地一样,用青宁卫的帐篷搭建起来的一个个病房。

不过这里的气氛明显比临时营地要凝重得多。

道路上,偶尔能看到背着药箱的军医疾步前行,每一处病房周围,都有至少五名阵法师在维持法阵,而病房内,则时不时传出一声惨叫,和一阵接着一阵此起彼伏的剧烈咳嗽声。

空气中,弥漫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疫气扩散的紫兰花粉刺鼻的气味,让人本能地感觉有些不适。

陆晨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走进距离最近的一处民房。

里面的病床上,此时正躺着一个面色灰白的普通农妇。

“咳咳咳!!!”

还没等他靠近,那农妇便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而她咳到窗边的痰液中,竟透出一抹妖异的暗红色。

一旁正在煮药的医匠没注意到身后来人,看到这一幕,面色猛地一变,几乎本能地想要抽身离开。

但是他刚起身,不知突然想到了什么,面上闪过一阵挣扎后,还是咬了咬牙,把煮好的汤药端起,走到那个农妇面前。

“大娘,来,把这幅药喝了。”

他的身体四周遍布灵力护盾,身上也覆盖率一层灵力铠甲,但即便如此,也不能确保百分百隔绝疫气,而一旦染病,即便是修者,也难逃血疫的侵蚀。

然而,直面血疫的威胁,身为青宁卫一员的他,终究还是没有退缩。

看着面前递过来的汤药,那农妇感动莫名。

染上血疫之人,尤其是普通人基本上必死无疑,而且还会危及他人,这种时候,即便是亲生子女也不一定会在病床边守候,更何况是外人?

但这个不过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却一直待在如此危险的地方,照顾她这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回报的平头百姓。

如此恩重,她岂能不动容?

“小伙子你是个好人.”

她勉强张开口,很是艰难地道:“大娘不行了这血疫,救不活的你还是别白费力气了,赶紧离开这里免得被大娘拖累,要是你也染上这恶疾,大娘大娘我下辈子也不会心安的”

那医匠闻言,却是果断摇头。

“总督大人有言,食民之俸忠民之事,我们这些当兵的,要饮水思源,万不可忘本,百姓有难,我等岂能退缩?”

说着,他又把汤药往前递了几分,同时伸出另一只手,舀了一勺送到那农妇嘴边。

“大娘你不要多想,这些都是我等大夏将士应该做的,而且军令如山,我也只是在听命行事,就像打仗一样,岂能临阵脱逃?”

说到这里,他似乎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又补充道:“哦,总督大人就是陆公爷。”

闻言,那农妇脸上顿时流下热泪。

身为兴平县人,她怎么可能不知道那位大名鼎鼎的陆公爷。

难怪这小伙子对他们这些平头百姓如此上心,原来是陆公爷带出来的。

“好好好都是好人好官啊.大娘我活了几十年,终于看到了一个好世道,只可惜”

说到最后,她的眼神逐渐暗淡了下来。

片刻后,她竟是两眼一闭,身体缓缓朝旁边倒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