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功(2 / 2)

作品:《女帝:陛下请自重,臣不想升官

而且他现在没有班底,加上天然跟目前的文官系统合不来,完全尿不到一个壶里去,就算当上三阁阁老也没多大意义,能做的事和现在也差不多。

更何况如今根本不是升官的时机。

要是因为莫名其妙被加个兵部尚书衔,甚至是太子太保衔,这一轮的系统奖励,基本算是彻底告吹了。

别说降职的百倍奖励,能保住官职不变的保底奖励就谢天谢地了。

想到这里,他便不由得嘴角一抽,本能地错开身位,而后摇了摇头,道:“王将军言重了,本官只是做了身为两州总督该做的,尽了一个给事中应尽的本分罢了,当不得王将军如此。”

“陆侍郎过谦了。”

王乾摇了摇头,脸上依旧满是肃然。

“自老夫担任青宁军总兵,受命平定天澜等三省叛乱开始,至今已有三年,而老夫虽然在剿贼之事上从未懈怠,青宁军也立下了不少功劳,但却始终无法彻底平叛,那于九渊反而越剿越强,甚至到了能与朝廷分庭抗争的地步,彻底成了朝廷的心腹之患,正所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老夫世受国恩,却无能至此,害得三省之地被贼军肆意祸害,实在是愧对朝廷,愧对陛下久矣。”

“而陆侍郎你明明只是去禹州协助萧阁老治水,却能在短短一个月内,凭借仁义之道感化贼魁,让青宁军得以一举覆灭于九渊的叛军,轻而易举地做到了老夫三年都没能做成的事.”

他不断述说着这次战事的各种细节,而他的话,也让陆晨再一次深深地感受到,柴红玉这次义无反顾的入京,对朝廷的意义是何等的重大。

毫不客气的说,于九渊数年积累的家底,盘踞在天澜行省北部的叛军之所以如此短的时间内垮掉,连于九渊本人都被诛杀,柴红玉这个为义军壮大立下了无数汗马功劳的首席大将,起码占了一半功劳。

当真是成也红玉,败也红玉。

王乾继续道:“虽然陆侍郎并未亲身参与平定三省的战事,但若非陆侍郎仁义无双,感化了焚天圣女柴红玉,为朝廷解决了这个比于九渊更棘手的大敌,除去贼首的左膀右臂,贼军岂会露出如此大的破绽,让青宁军得以一战定乾坤?而且陆侍郎还用心良苦地教导张世平等将领,让两卫成了深受百姓爱戴的仁义之师,那李恒又岂会倾囊相助?”

说到这里,他再次朝女帝躬下身,说出了一句差点让陆晨一口气上不来的话语——

“是故,老臣,以及禹州卫、隋州卫全体将士一致认为,此次青云之战和南康之战,甚至是整个平叛战事,陆侍郎都当居首功!”

又是首功!

一些朝臣眼中刹那间浮现出羡慕之色。

荒州之事,陆晨明明连太后及其党羽的一根毛都没碰过,就从顾思妙手里分到了足以封公的滔天大功。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军功啊!

这次平定三省治乱,这厮又是面都没露一下,就被之前明明恨他入骨的青宁军总兵和两卫指挥使推为首功。

平叛之功虽然及不上顾思妙那诛杀妖后与其党羽,为女帝彻底荡除不臣的无上功绩,但也是实打实的军功,足以让陆晨在爵位上更进一步,对仕途亦是大有裨益。

一想到这,他们便有些牙疼。

与此同时,在王乾话音落下的瞬间,女帝便眯了下眼睛,显然对他这番识大体的话非常满意,看待他的目光,也不像之前那么不顺眼了。

她张了张口,正准备顺着王乾的话往下说。

然而,就在这时——

“王总兵,三省未靖,百姓如今依旧饱受反贼摧残,现在言功,还为时尚早。”

却是陆晨站了出来,一本正经地道:

“如今只是诛杀于九渊一系叛军而已,还不到庆功的时候,更不可松懈大意,越是这种时候,就越应该谨小慎微,不可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否则只会给敌人可乘之机,眼睁睁地看着即将到手的胜利消失。”

“杀了一个于九渊,谁也不能确保不会有第二个于九渊站出来振臂一呼,等什么时候彻底平定三省之乱,还百姓一个安宁,到时再论功行赏不迟。”

这话落下的瞬间,其他人还停留在对陆晨的羡慕嫉妒,猜测他这次会升个什么官,提多少爵位时,原本老神在在的颜松却是猛地眼神一凝。

人生得意至此,竟还能一如既往地澄明本心,不骄不躁。

这年轻人,当真了不得。

而陆晨这个“动乱之源”如此优秀,对致力于维护朝廷,维护天下安定的他而言,可不是一件好事啊……

听到这话,王乾顿时神色一凛,看向陆晨的目光中,那一丝敬意瞬间浓厚了几分。

“陆侍郎说的是,现在的确不是志得意满的时候。”

他朝陆晨微微躬身,抱拳说道:

“等下下朝,老夫便自掏腰包,动用万里传讯,将陆侍郎的警醒之言传给青宁军,让他们戒骄戒躁,切不可因一时之功而得意忘形。”

王乾果断认错,陆晨除了一句“如此甚好”以外,还能再说什么呢?

反正这个功劳大概率是跑不掉了,只能想办法往后拖一拖,尽可能拖过这个结算周期,让他把系统奖励拿到手再说。

虽说下个周期时间也不算短,整整一个月,但总好过现在这个周期的奖励被坑掉。

与此同时,女帝原本想说的话,也生生咽了回去。

陆晨刚才说的已经很清楚了,她这时候提出嘉奖就有点不合适了,只好把这事暗暗记下,待日后再重重赏赐,总归是不能亏待了陆晨。

等平叛之事尘埃落定,陆晨也就没理由再拒绝封赏了。

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随后女帝摇了摇头,开口询问道:“诸位爱卿可还有要事启奏?”

闻言,陆晨再次站了出来。

“陛下,微臣有事启奏。”

女帝顿时来了兴致。

“陆卿请说。”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