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话事人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百四十一章 林氏盐业走私了(3 / 3)

作品:《大明话事人

其实蔡御史还有些机密,没有对费运使说——申首辅可能快要自顾不暇了,到了那时,申首辅还未必顾得上包庇林泰来。

甚至相反,林泰来的事情没准还能给首辅累加一条罪名。

这样的话,他蔡时鼎也算是立下一功,以后的前途不就越走越宽了吗?

如果不是当年申首辅作祟,他蔡时鼎早已当上六部郎中了,何至于蜗居在扬州迟迟不得升迁?

费运使并不知道这些机密,他又舍不得盐运使这个官职,便只能在蔡御史的强逼下,抱着侥幸心去做事。

此后一连数日,林大官人天天到盐运司坐镇,直接导致盐运司业务陷入了瘫痪状态。

在这日,苏州卫副千户、扬州水次仓备御营把总赵大武正在仓中巡视。

目前正是春天漕运开始的季节,不能疏忽大意。

刚在仓中转完一圈,就看到有个亲兵飞奔而来,叫道:“出事了!我们的盐被泰州分司的盐丁扣住了!”

按说这件事很坏,足以让任何一个盐业从业人士心惊胆战。

但赵大武想了想背后靠山林大官人,很有底气的说:“不要慌!给我细细说清楚了!”

根据林大官人那收取人心的意图,以及当初的约定,林氏盐业的大部分盐货都是由苏州卫漕军承运。

其他家盐业集团的内部架构里,一般细分为场商、运商等环节。

在盐场负责收盐支盐的叫场商,从盐场运盐到引区批发的叫做运商。

林氏盐业内部,熟悉两淮盐场的二掌柜吴登就承担着场商的角色。

而林氏盐业与其它盐商却有个不同之处,就是运商这个角色连带这部分利润,一起交给了苏州卫漕军,这是林氏盐业的最大特色。

不算还没有发下来的五千新引窝,林氏盐业目前租有一万二千引窝本。

按照目前官方规定,每年可以支运正盐二百四十万斤,以及同等数量余盐,加损耗合计约五百万斤左右。

超过了这个数目的盐货,就是所谓的“走私”了。

按照林大官人的计划,在二到九月漕运季节,每月运盐六十到八十万斤。

而常驻扬州水次仓的赵大武,除了保卫水次仓之外,还兼职着协调和分配漕军运盐的事务,算是替林大官人“干私活”。

所以运盐那边出了问题,第一时间就向赵大武来禀报。

那亲兵便继续说:“有我们苏州卫兄弟连带漕船,以及三十万斤盐货一起被扣押了!”

三十万斤?赵大武听到这个数目,稍稍疑惑了一下。

运盐计划都是他制定的,这批应该是二十万斤,怎么多出了十万斤?

随即赵大武立刻反应过来了,破口大骂道:“吴登这个绿帽子的王八!”

他已经想明白了,这多出来的十万斤,一定是吴登自己的私货!又搭着林氏盐业的顺风船走私!

赵大武心里迅速做出了判断,林氏盐业那二十万斤应该问题不大,都是有凭证的,无非就是增加的损耗可能多点。

这次被扣押,肯定是吴登那十万斤完全没有任何凭证的私盐出了问题。

没有任何依据的十万斤私盐,足以把所有关联人员判个重罪了!从支盐到运盐的,都跑不掉!

想到这里,赵大武忍不住长叹一声,愤愤的吟了一句诗:“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难道英明神武的林大官人,也要被红颜祸水?

早就听说吴登不是个好东西,一年至少运了七八十万斤私盐。

但林大官人偏偏肯就放任不管,任由吴登借着林氏盐业的旗号走私,赚着私人的外快!

如果不是为了吴田氏的美色,谁信林大官人能这么宽容优厚?

赵大武一边想着,一边转身就往外走,他要亲自去扬州城拜访林大官人!

不,是进谏!要犯颜直谏!劝林大官人清醒过来,斩断妖姬祸水,不要拿基业开玩笑!

还有月票吗?搜刮一下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