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灵异 / 罪恶之眼 / 章节正文阅读

(1 / 2)

作品:《罪恶之眼

霍岩这一趟去找张法医,在那边沟通了很久,回来之后,看起来平静了很多,他告诉其他人,张法医他们认为,既然老人是以老年痴呆,糊里糊涂记不住事情,经常走丢的理由被送去的,这个原因很显然是最容易被凶手注意到的。

毕竟前面已经有了一个先例。

对一个意识不清,糊里糊涂的老年痴呆症患者下手,即便是不小心失手,相对来说风险也要比一个神志清醒的人小得多,符合凶手谨慎的风格。

所以如果能够顺水推舟,效果可能会比较好,并且有了前面解淑梅等人的先例在,凶手大体会选择什么样风格的作案手法,也并不难猜。

霍岩在回队里之前,也已经和邢宗达沟通过,所以回来之后,他就直接把结果告诉了宁书艺。

“他愿意帮咱们的忙。”他说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看起来多少带着几分无奈,“不光愿意,甚至还显得有些兴奋,说本来以为被软禁在康养中心,一直要那么一天一天熬到鉴定结果出来,没想到现在有事做了,特别高兴。”

宁书艺把手搭在霍岩的胳膊上,轻轻叹了一口气,只说了两个字:“也好。”

既然现在已经找到了一个最理想的“内应”,那么剩下的事情自然就要按部就班的向前推进。

最先有了结果的是制氧机厂家那边,因为涉及到一起刑事案件,人命关天,制氧机厂家为了自己公司后续的声誉,也十分配合,经过了一群专业人士的分析论证,他们认为从诸多迹象证明,傅贤海那台机器,在出事当天以最大功率工作了超过10个钟头。

这个结论比之前宁书艺他们所掌握和猜测的还让人惊讶。

这样一来,也就意味着,傅贤海的实际死亡时间,要比第二天接到通知过来确认的临床医生的推测还要略早一点,是在前一天晚上的零点之前。

有这样的误差本身倒是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毕竟术业有专攻,在事发当时,没有人认为这是一起刑事案件,所以认定了一个大概的死亡时间就足够了,终究已经没有了抢救价值。

现在经过制氧机厂家技术人员的分析推算,这个误差倒也有了明确的区间,这对宁书艺他们来说是一件好事。

这样一来,他们的许多怀疑也就能够得到进一步证实了。

之后的许多天,他们都没有再去过康养中心,中间和曲以明私下里有过一次联络,曲以明在晚上下班之后开车跑了一趟公安局,把之前一年多的值班记录表都给宁书艺和霍岩他们送了过来。

那天晚上他在刑警队和众人聊了很多,走得时候看起来心情也很复杂,颇有些沉重。

那一份一年多的值班表足有厚厚的一沓,因为三班倒的缘故,加上一些特殊原因必须要进行串班之类的,为了把责任落实到位,所以记录非常详细,全组人细细整理,对着这一份排班表,把康养中心内部的人又进行了一次时间跨度更大的摸底。

因为这份登记表上每一次不论是事假病假还是串班,涉及到的缘由都会进行很详细具体的登记,几个人分头去对这里涉及到的一些情况进行了暗中核实,甚至包括康养中心当中一些工作人员在这期间的生活变动、开销支出等等,都有了一个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