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于80年代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50章 渐变的河东村(2 / 4)

作品:《重生于80年代

以前求爷爷告奶奶的找媒人,不管几手老娘们,带着孩子也无所谓,那都不好找。现在的黄花大闺女都上赶着倒贴,上门说亲的媒人都快把门槛踏破了。都是穷怕了,谁不想自己的孩子找个好人家呢,目前来说,只要到了河东村,基本就可以确保衣食无忧,自然会上赶着了。

一个个的光棍竟然还成了抢手货,因为唐伟东和村里的协议,本村村民优先安排工作,而且现在正是饲料厂大规模扩建需要人手的时候。所以只要嫁到河东村,只要是个健全人,基本马上就会被吸收到工厂里,成为一个有工作、领工资的工人。

这就让那些偏远边穷村里的人家们趋之若鹜了,甚至有的家里弟兄多的,还主动找媒人想找个河东村的姑娘倒插门,没有姑娘寡妇也愿意,就为了能有份工作和收入来源,能摆脱家中的困境。

乡镇和县里的领导们,对河东村这个莫名其妙,突兀出现的饲料厂也是一脑袋的好奇。自从见了外地客商来拉货的盛况以后,就对河东村多了一份关注,时不时的就有领导下来走访表示关切一下,这让唐伟东烦不胜烦,最后统统推给了村里。

村支书和唐建军两个人现在都快成了饲料厂的接待主任了,天天陪着下来巡视的领导胡吃海喝,就跟泡在酒缸里了似的。偏偏村支书还乐此不疲,反正所有花销都是走饲料厂的账,不吃白不吃。领导的关注也不是没有好处,最起码村支书和唐建军两人竟然还莫名其妙的成了县里的人大代表,成了带领农民致富的典型和先进工作者,这去哪说理去?

面对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村支书当然是欣然笑纳了。回到村里,对于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唐伟东,村支书那叫一个殷勤啊,村里有什么事竟然还要先听听唐伟东的意见,美其名曰年青人脑子活,做为村干部要多听听年青人和村民的声音。

村里有的是村民和年青人,你咋不找他们呢?还不是看人家有本事,上赶着巴结?村民对村支书的说法嗤之以鼻。现在村里私底下都流传开了,说唐伟东那个小屁孩才是这个村里的无冕之王,村支书和他亲叔唐建军就是个牌位,供起来好看的。

这话虽然难听,不过也说出了实际情况,因为村里基本所有人都是给唐伟东打工的,都是跟着唐伟东吃饭的,唐伟东现在说个话可比支书和村长说的管用多了,毕竟谁给钱谁才是大爷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