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5 想通了(1 / 5)

作品:《战国:开局一块地

根据目前测算出来的杀敌数量……在不长的时间内,秦军的死伤人数已经超过了五千人了。

如果情报无误——秦军的援军,总共也只有三万人而已,伤亡五千之众,已经是近六分之一的战损了。

而秦军如今仍然能保持相当强悍的进攻势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算秦军再怎么凶悍、秦法再怎么严厉……但组成这一支庞大军队的,到底也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只要是人,就会恐惧。

在战国之世,各国普遍都采用戍卒制,也就是战前临时征召农夫成为军队……在当世,一支普通军队的伤亡只要超过百分之五,基本就没什么战斗力了。

眼睁睁看着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地死去,活着的人都会心生畏惧,然后各自逃命……另一方则会乘胜追击,反而创造出远比‘百分之五’辉煌得多的战果。

秦军算是当世强兵——在‘杀敌有功’的刺激、以及秦法对于逃兵的凶残政策驱使下,秦军往往在伤亡超过百分之十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持战斗力。

于是乎,我们在秦军战史上往往能看到惊人的交换比——刨除了找当地老乡借人头的影响因素之外,其实就是秦军比山东六国的军队能多扛那么一丁点儿。

可别小看了这一丁点儿。

就差这么一丁点儿——每当六国的军队扛不住了要溃逃的时候,秦军却还保留了相当充足的组织度!

于是六国的兵卒顾头不顾腚地逃窜,而秦军则乘胜追击、扩大战果……总能在这个阶段杀敌甚多,从而造就了秦军与敌军惊人的战损比。

相反,如果山东六国的军队抵抗得十分激烈、在战损相当巨大的时候仍坚持着不溃逃,那么秦军也不是超人——这时战损比就显得很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