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修建工厂,手搓科技树第一步!(3 / 3)

作品:《战国:开局一块地

至于纺织厂,则更为重要。

通过改造纺织设备,熊午良有信心可以达到现有纺织工艺的十倍效率——如果能运用水力设备,这个效率还会更高。

在战国时代,布匹可是不逊于盐、铁、粮食的硬通货。

纺织厂一旦筹建起来,曲阳县的财政便不再是问题了。

……

在农具加工厂内巡视了一圈,熊午良基本满意。

虽然没有工资可发,但是匠工们的生产态度还算积极。

‘绩效管理制度’有言在先,如果连续数月评优,可以为匠工脱离奴籍——这对于匠工们来说十分有吸引力,干起活来自然卖力。

至于那些来打临时工的农户,也因为减免赋税而干劲十足。

“主君,您还满意否?”石二殷勤地为熊午良和钟华二人端来了凉茶。

熊午良抿了一口凉茶,感觉炎炎夏日里掠过一阵舒爽。

“干得不错,”熊午良褒奖道:“继续努力,本公子没有看错你,以后还要继续重用你。”

得到了熊午良画的大饼,石二满心欢喜。

熊午良暗暗思忖——

眼下制约封地发展速度的,就是工人的数量!

凭借熊午良在基建方面的才能,只要有足够的工人,熊午良可以手搓一个工业园区出来,什么陶瓷、砖瓦、水泥乃至炼铁炼钢,都能慢慢提上日程!

一念至此,熊午良对石二说道:“招工方面,还要继续大力宣传!”

“现在培养匠工的速度还是太慢了!”

“加工厂里要推行以老带新——将老匠工与学徒混编,这样能加快学徒成长的速度!”

“告诉匠工们——只要带出来一个熟手,便可算作评优一次!”

石二一拍脑门:“公子妙计,小人怎么没有想到!”

熊午良颔首,示意石二可以退下了。

目前来看,这是熊午良能做的全部了。

好在封地发展得很快,农业工业都走在正轨上。

照这样来看,熊午良也有一丝信心,能在未来和白起拼一拼。

……

“公子,小人还有一事禀报,”石二拱手:“您前日托小人造的水车,已经造出第一件样品了。”

这么快!熊午良闻言大喜!

在场的所有人没人会比他更知道水力设备对于曲阳县意味着什么——这就是工业化的开始。

这个时代没有水龙头和胶皮水管,灌溉农田全凭水桶打水,人扛手提。

劳累不说,灌溉效果也极差。

而一个做工并不复杂的水车,就可以代替农民实现农耕中极为苦累、却又难以尽善尽美的每日灌溉步骤。

有了充足的灌溉,粮食的产量就会大大提升。

而水车若是加上了锻压设备,那么就可以利用水力来代替人工批量生产农具、武器盔甲!

而水车的好处不仅仅只是眼前的短期利益!

就拿使用水车灌溉田地来说:农民一旦没有了繁重的日常灌溉工作,就会有充足的空闲时间。

空闲时间多出来的农民,也会自然而然地想办法利用空闲时间挣些外快。

譬如农户人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养一养桑蚕,种些果树,这些都是珍贵的GDP。

而若是农户人用空闲时间进入工厂做工,就不愁工人的数量问题了!

“水车样品,现在何处?”熊午良问道。

“回禀主君——已经送到淮水江畔了,打算明日试验,没曾想主君今日便来视察了。”石二老老实实地说道。

熊午良抬头看了一眼天色。

从曲阳城到淮水,大概要小半天的时间。

天黑之前,往返一次是来不及了。

在这个时代,黑夜赶路还是蛮危险的。

但是水车对于曲阳县未来的发展太重要了,几乎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替代人工的动力来源。

熊午良踌躇了三秒钟,便对身旁的钟华道:“钟伯,立刻带上十名亲兵,随我去淮水。”

钟华一怔,没想到这小公子居然如此重视水车。

自打熊午良来到曲阳以来,几乎每天都在忙碌——再想到当初郢都传闻,自家公子不学无术,一心只想玩乐……

果然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啊!

钟华没有耽搁时间,立刻拱手称是。不多时,熊午良、石二、钟华以及十名亲兵,从曲阳城出发,直奔淮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