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独治大明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百四十三章 知恩图报,如此清官?(3 / 3)

作品:《独治大明

反观弘治帝所治下的帝国蒸蒸日上,不仅减轻百姓的赋税和整顿金融挽救破产百姓,而且通过发展纺织业给部分百姓谋利,更是收复建州安置百万流民。

若说自己是天生的帅才,那么弘治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明君。

他知道治国之事轮不到自己指手画脚,所以继续发挥自己所长,像是在军中那般揪出害群之马即可。

他刚刚进宫面见了皇帝,这还是他第一次感受到皇帝是如此的生气,如此痛恨一个臣子。

其实他早已经看得出,何乔新虽然表面跟大家共同商议如何振兴中华,但实质暗地里却搞小动作。

像此次朝廷推行国债,明明是一个指挥得当的战斗,结果因为何乔新这个小人出尔反尔,不仅让整个作战计划失败,而且还让皇帝痛失头号大将。

他其实能够理解皇帝的那份心情,曾经他亦是做出最好的作战部署,结果一个部将偏偏不遵从军令,致使自己的爱将死在蒙古人的刀下。

却不知是幸还是不幸,自己提前调查算是给皇帝找到了宣泄怒火的理由,但晚上一步又让内阁首辅遭到这个小人的暗算。

“老夫确实接受一些官员所赠的茶酒之物,但若这都算是贿赂的话,那么文武百官有谁还干净?”何乔新看到证据确凿,便愤愤地反问道。

虽然自己确实露出了破绽,但自己所贪的并不是金银,而是拿的是实物。

自古以来都是法不责众,若弘治敢将敢收受人参视为贪污受赂,那么次辅刘吉、吏部尚书李裕和户部尚书李嗣等官员会怎么想?还会不会像现在这般卖命呢?

正是如此,何乔新知道要抓着实物这一点不放,更是要将所有人都一起拉下水。

这……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边镛等官员知道这个确实是实情,若不是金银之物,这些还真算不上是行贿之罪了。

王越知道何乔新在偷换概念,显得一本正经地道:“京城确实收礼的官员不少,但实物总价值十万两的,目前只有你一个!你恐怕有所不知,黄裕将人参赠给了户部尚书李嗣,但李嗣便以价值过重为由给拒绝了!”

华夏确实无法避免这种人情往来,但同样礼物亦有轻重之分,而何乔新确实抵住了金银的诱惑,但其实是一个追求奢靡生活的人。

哪怕是当朝阁臣,亦是没有想到享用龙涎香,但何乔新竟然不拒绝。

反观户部尚书李嗣面对价值千金的人参,亦是知晓这种人参过于贵重而拒绝,结果这个不拿一文的清官竟然收了。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你们都察院分明就是刻意针对老夫,老夫不信李嗣那帮人没有接受过贵重的礼物!”何乔新知道只有将其他人拉下水,自己才能上岸。

王越一眼便看穿何乔新的小伎俩,便做出决定道:“今日之事只论你一人,是否要将你以受贿论处,此事需要先行上奏陛下!”顿了顿,矛头直指王越道:“有鉴于此,今晚便委屈你在都察院大牢里过春节!”

“你敢!”何乔新看到王越竟然要关自己进牢房,当即愤怒地大声喝道。

王煜当即上前,显得神色不善地威逼道:“这里是都察院,你还是乖乖配合免受皮肉之苦,请吧!”

“何尚书,别敬酒不喝喝罚酒!”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边镛等官员自然是站在王越这边,现在证据已经明朗,而何乔新得罪的是皇帝,他们又什么理由不将人关起来呢?

何乔新气得咬牙切齿,只是知道自己根本无法违抗,恨恨地瞪了一眼王越,知道自己大概成为大明有朝以来第一位在牢里过春节的刑部尚书了。

正当何家人和礼部左侍郎丘濬等着何乔新办完事情回去的时候,结果却被告知已经被收监,顿时让所有人呆若木鸡。

这里的事情上报皇帝的时候,朱祐樘并没有急于对何乔新定罪,而是当即召见百家院的张升和谢迁。

杀人,终究还得诛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