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二位爱卿都不主张取消这次科举。”李显点点头,看向裴炎道:“裴卿怎么说?”

“臣赞同陆尚书所言,陛下去岁已经即位,又逢元日登基,此乃大吉之兆,今岁科举的确不应取消,毕竟大唐盛世。”裴炎一句话说出,群臣接连赞同。

不错,虽然先帝病逝,但大唐盛世延续,科举不应取消,可推后,但不该取消。

“母后!”李显微微侧身,低声相询。

武后深深的看了李显一眼,沉声说道:“可。”

李显满意的点头,然后转身看向群臣,他的目光最后落在李绚身上,略微思索后,说道:“既然决定要继续办科举,那么就没有必要再推迟了,照常举办就好。”

稍微停顿,李显继续说道:“如今先帝停灵洛阳,朕也不好移转长安,如此,二月初,都水监,协助吏部,转移长安诸士子到洛阳,沿途一应饮食和洛阳住宿,全部由鸿胪寺协助,吏部总管,崔公监督,二月望朝之后,择日举办。”

“臣等领旨。”裴炎,陆元方,崔知温,三人同时领命。

“还有。”李显继续开口,说道:“今番科举,是朕登基第一次科举,传旨,今番科举录取人数为四十九人,让朕看看,天下有多少英才,能入朕的彀中。”

“陛下光大仁厚,臣等领旨!”群臣一瞬间全部跪了下来。

即便是李绚也是满脸欣喜,李显竟然一下子录取四十九名进士。

这会让原本就无比感恩的长洛士子群起沸腾。

别说是他们的,就连整个天下都会沸腾起来的。

可想而知,到了明年,不知道会有多少士子来长安洛阳参加科举。

……

珠帘之后,武有些后难以置信的看着李显。

他怎么敢的。

这么大的事情,直接就作出了决定。

武后的目光从裴炎身上,扫向殿中所有跪拜的群臣,她知道,自己还是小看这个儿子了。

这种果断,这种权术的运用,足够让天下群臣对李显充满期待了。

武后微微低头,目光看向刘仁轨,薛元超,姚令璋,李绚,苏良嗣,她不得不承认,先帝挑选的教导李显的人,的确是选对了。

“如此,退朝吧。”李显轻轻点头。

王福来上前,手里拂尘一摆,高声道:“退朝,群臣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