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章 功劳,资历,背景,圣眷(3 / 3)

作品:《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也未必。”李绚摇头,轻声说道:“李敬业虽然为人有些能力,但他为人太险,他若是征战,恐怕军前只会有他一人声音,到那时,危害的就是陛下了。”

即便是李绚,前方行军的时候,也没有想过要顶替刘审礼而代之。

但如果换成是李敬业,他绝对会有这样的想法。

让李谨行和萧嗣业等人遭遇大败,刘审礼踏入吐蕃陷阱,最后他李敬业站出来一臂擎天,这种事情李敬业绝对做的出来。

“或许吧。”欧阳通摆摆手,不再讨论李敬业,转口说道:“这第二人选,应该是武承嗣。”

“嗯?”李绚神色诧异。

“周国公的资历虽然比不上为舅,但是他的背景强,有天后支持,已然足够,但可惜,他自己看不清局势,胡乱动作,自己将自己的前途送了进去。”欧阳通忍不住的有些失笑。

这一次,局势武承嗣看的很对,但他低估了自己的实力,在明崇俨的唆使下,对太子下手,最后当了被利用的棋子。

“舅舅,说到底,还是因为没有功劳足够的人,来担任这个工部尚书,难道前线的几位将军就都没资格吗?”李绚忍不住的问道。

“陛下已经决定让左卫大将军契苾何力致仕,这一次老将军身子骨差点撑不下来,如今正好休息休息,他一退,平阳郡公薛仁贵以代州都督,继任左卫大将军,稳定北地局势。”欧阳通说话之间,薛仁贵已经出局。

“剩下军功资历足够的,便剩下燕国公李谨行和左卫将军萧嗣业,燕国公志不在此,萧嗣业虽有入朝之心,但并不想做工部尚书,他盯得,是兵部尚书。”欧阳通微微摇头,李谨行是外族人,萧嗣业和杨广关系太深,最多只能为九卿之一。

“两位工部侍郎,也没有机会?”李绚小心的询问。

“将作大匠杨务廉便没有半点机会。”欧阳通平静的摇摇头。

李绚顿时就明白了,想要担任六部尚书,身份,资历和功劳缺一不可。

他的心中顿时就觉得一片古怪,若是如此,六部之中,不知道有多少心存不满,一旦有变……

“其实还是有一个人有点机会的,但可惜这个机会他没有抓住。”欧阳通抬头看向李绚。

李绚脑中灵光一闪,立刻就明白欧阳通说的是谁。

“天山公麹崇裕。”李绚轻叹一声,不得不点点头。

麹家是高昌王族,麹崇裕如今是右武卫将军。

如果去年青海一战时,他能及时增援大非川,并借此击败吐蕃逃向西吐谷浑的大军,那么他也是有着足够机会向前一步的,但可惜,他什么都没做。

其实看看眼前朝廷的几位尚书,裴行俭兵部尚书,如今在西突厥已经压制的赞悉若喘不过气来;刘审礼原本是将作大匠;窦玄德有增援新罗和婺州之功;裴炎也有巡边之功;剩下的一个许圉师,人家早年是宰相。

由此可见军功之重。

也怪不得即便是武承嗣和李敬业,也觉得自己不足。

如今朝中,没有人能够打动皇帝,让他将工部尚书的位置放出来。

朝中的一切都掌握在皇帝的手中,任谁想要撼动,都要做好面对皇帝反噬的后果。

明崇俨也是一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