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到家(3 / 3)

作品:《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陈锋是真生气了,他自己已经得了癌了,对这方面更加的敏感。何况还他现在最在意的父母健康状况。

“没这么夸张吧?”赵小兰有些怀疑的反问。

“就是有这种可能。再说洗车的事情用得着老爸每天去做吗?偶尔过去帮个忙还行,还真把他当免费劳力使唤了啊。”

大嫂李桂红忍不住说:“爸也有算工资的。每月都有三千块。”

陈锋很想问,三千块很多吗?

这么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的。三千块真的不多。

不过,他当然不会跟嫂子争辩,只是对大哥说:“店里缺人的话,你就出钱找。村里有大把的人愿意去店里干。用得着把老爸当骡子使唤吗?”

“小兔崽子,怎么说话呢?”

赵小兰伸手轻拍了陈锋一下。

陈锐被说得有些脸红,点头说:“我都听你的。我刚才也是这个意思,以后爸就在家里帮妈的忙。”

陈大勇却是有些不乐意的说:“家里平时也没什么事啊?你妈一个人就能干好。”

陈锋说:“没事你就去打牌搓麻将。有事再帮忙。”

“我还没到退休年龄呢。还能干活?”陈大勇有些坚持。

“那你就去种菜吧。”陈锋提议,“现在菜市场的菜都是大棚里种的,味道不好,还有农药残留什么的,自己家种的菜,味道好还健康。小雨小雪肯定也爱吃,有利于她们身体成长。”

赵小兰附和道:“这倒是的。家里不是还有两亩地吗?之前都是租给别人种,也没多少钱,还不如自己种。可以自己吃,吃不完的也可以送人或者去菜市场卖掉。”

陈大勇还有些犹豫。

陈锋再次语气强硬地说:“就这么说定了。哥,以后爸再去你店里当洗车工,你可不能同意。不然,我真的要生气了。我们家现在不差钱,店里也不差爸这么一个劳动力。”

他们家现在确实不差钱,汽车美容店现在清蒲镇这边就他们一家,每天的营业额平均都有两三千,每月都有差不多十万,纯盈利差不多每月四五万。

按照这个速度,不用一年就能回本。接下来就是纯赚的了。

再说,当初开店大头是陈锋,出了40万,陈锐才7万却是占了三成股,只这几个月的盈利,他都差不多快回本了。

而陈锋这边赚的钱,都有老妈这边收着,陈锋让她随便花,还真没客套。

老妈也没客气,放利息钱借出去了十万,其他的也给陈锋花了几万,主要是在房子后面砌了第三进,还装修了一下,可以当独立卧室。

“行!都听你的!”陈锐跟着表态。

从小陈锋这个弟就比他读书好,比他优秀,汽车美容店之所以开起来也完全是因为陈锋出了钱。

说到底,陈锋才是这家店的大股东和老板,他只是小股东,甚至是个打工的。

陈锋现在态度这么强硬,当然要听他的。

陈大勇见老婆和两个儿子都这么说了,也只能无奈点头:“那好吧。我就当提前退休。”

只有嫂子李桂红脸色不是很好,但她也没有再说什么。

“好了。大家吃菜。都吃了,别剩下。”

赵小兰发话,三个男人都纷纷拿筷子夹菜,气氛又热闹了起来。

这边爷仨又喝了几杯后,赵小兰就直接说:“小锋,这边有个女的,二十七岁,也是刚离婚,开服装店的,人我见过,也打听过了,挺好的。明天你就去跟她见个面吧。”

陈锐也连忙说:“这女的是很不错,很漂亮。我和你嫂子都见过,就在我们这条街上,你嫂子还去她店里买过几次衣服呢。”

“我们街上的?是我们镇的人?”

陈锋对此早有心理准备,倒也没有意外,只是有些诧异这女的是本镇的。

赵小兰说:“不是我们镇,是海湾镇的,距离我们镇也不是很远。这姑娘妈前几天才去见过,她不认识我,跟她一番聊下来,感觉她挺不错的。脾气好,说话和气。后来我托人去海湾镇那边打听了,她娘家人也都挺好的,她爸是渔民,她妈家庭主妇,为人也很好。家里就两个女儿,她是老小,还有个姐姐。”

李桂红说:“就是文化程度不是很高。听说高中都没读过的。”

陈锐说:“现在谁还计较这个,只要这女的贤惠顾家就行。”

陈锋摇头道:“还是算了吧。我已经有女朋友了。”

陈锋早就知道躲不过了,刚才也只是好奇多问了一问。然后,自然还是该摊牌的就摊牌。

全家人听到这消息当然都是很意外,都是愣了一愣。

然后,陈锐连忙问:“不会就是上次那个过来洗车的女孩子吧?”

“不是她。是我在秀州认识的。”

“啊,不是啊。”陈锐有些失望。

吴梦婷当时给他的印象挺好的。

“有她的照片吗?给我看看。”

赵小兰有些怀疑的神情。

陈锋笑了笑说:“照片看不准,让她跟你视频吧。”

“啊,视频电话吗?”赵小兰反而有些紧张了,不由伸手摸了摸头发。

“嗯,我先跟她说一声。”

说着陈锋就给孙小蕊发了条微信:【我妈要跟你视频,现在可以吗?】

孙小蕊秒回:【等十分钟,不,五分钟】

【好。你快点。】

“好了,妈,五分钟跟她视频。”

“真的啊。你没骗我?”

“骗你干什么?我在秀州都跟她同居了。”

“那你之前怎么没说?”

“你不也是没问吗?”

“唉。好吧好吧。我还担心你一蹶不振不想找了呢。现在好了,都找到了。”

“长得漂亮不漂亮?”陈锐好奇的问。

“我的眼光你们都知道。绝对不会差,待会儿你们就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