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万历佑明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百六十八章 加封国公,我们锦衣卫注意你很久了(2 / 2)

作品:《万历佑明

查大受这时大喊了一声。

两人只是笑了笑,看了一眼自己身后的官兵,还是抹了自己的脖颈。

“可恶!”

查大受不由得骂了一句,然后就道:“正犯既已自刎,开城门,放协守营兵们出来,留营禁管,以待朝廷处置!”

说完,查大受就看向徐辅魁和护住徐辅魁的几个徐家忠仆:“徐部堂,你还要负隅顽抗吗?”

“不敢!”

徐辅魁回了一句,就对自己的几个家丁喝令道:“卸甲缴械!”

“是!”

于是,徐辅魁和他的几个家丁也被查大受给锁拿了起来。

徐辅魁则在被锁拿后不由得仰天一叹:“没曾想,我竟还不如一武臣明白!”

……

“卿比他徐辅魁明白。”

“正好,礼部早就把因令子有功而推封卿为国公的题本呈了上来,朕且批红令侍御司拟诏,封卿蔺国公,世袭罔替。”

“卿也不必再说自己子嗣不成器,纵观古今,有几人能为自己父亲挣得一个国公之位,基本上能守住父荫都算难得的了。”

西苑。

朱翊钧正给李成梁说着话。

因为李成梁需要向朱翊钧禀报了蓟辽总督给他私传信件的事,也就进了宫,且一进宫就告知了朱翊钧这事。

朱翊钧听后,为奖掖李成梁这种忠诚且明智的行为,也就把压了许久的封其为公爵之事予以了批准,且也说了几句。

李成梁能封公爵,是因为李如松和麻贵一起收复河套,立下大功。

本来,朝廷应该是封李如松公爵的,但总不能让李成梁一个当爹的爵位,结果比李如松还低,于是,李如松就奏请将功推封给自己父亲,也算是尽忠之后再尽孝道,礼部覆议后,认为当允李如松之请,先推功封李成梁。

朱翊钧收到礼部这份题本后,倒是一直没有舍得批红。

这倒也不是他这个皇帝吝啬名器,不愿给大臣加官进爵,而是他有意再看看李成梁的表现。

看看李成梁在出将入相后表现如何。

要知道,一个人爵位一旦升高一级,就意味着政治地位越高,也就意味着朱翊钧要处置这个人就越是要慎重,越是要考虑到影响。

尤其是公侯伯这类高阶爵位的授予。

好在李成梁通过了他的考验,朱翊钧也就在这时,正式拿起朱笔来,亲自在礼部关于这件事的题本上批了红。

李成梁这时也是喜色满面,整个人忙匍匐在地:“臣谢陛下隆恩!”

作为在宁远侯爵位上就被调进京任文职的李成梁,对他而言,没能同戚继光一样,成为国公,算是他的一个遗憾。

毕竟若是戚继光没有封国公还好,但戚继光被封了国公,且还天天在他面前晃,所以,他在这方面的遗憾也就更加强烈。

现在朱翊钧补足了他的这个遗憾,对于他而言,自然是铭感肺腑的,一时也就大礼参拜起来。

朱翊钧喊了一声“平身”,就让李成梁退了下去。

而在李成梁退下去后,朱翊钧则拿起查大受的密奏本看了起来,对张敬修说道:“你们锦衣卫发展的这个查大受不错,当继续在军中发展这样可靠的人。”

“遵旨!”

接着,朱翊钧就看向了殿外。

殿外,李成梁正疾步往外走去,精神抖擞的很。

朱翊钧见此只是淡淡一笑,而他一时也因此不由得想到,大明如今在不停的对外扩张、对内革新,且贵军重军功,无疑意味着将来有武将立功封爵的情况会越来越多,甚至保不齐在这种环境下,有天赋异禀的名将少年成名,进而成为一代军神,战功卓著。

只是这样的话,军功爵只怕不一定够封。

有必要,将公侯伯等爵位再细分几个等级,不然,总不能一个年轻将领因为屡立大功而封至国公后就必须退休或者要再用其领兵就只能直接封王吧?

不过,朱翊钧倒是还没打算现在就这样做,毕竟眼下他的执政集团还在为收拾德川氏与奢侈税的税忙碌着。

“锦衣卫最近有发现值得发展的人吗?”

朱翊钧这时问了张敬修一句。

张敬修回道:“回陛下,有的,蓟州的吴天赏这几个就不错。”

朱翊钧听后点了点头。

而此时。

蓟州,吴天赏在被查大受放出来后,就被带到了一暗室。

查大受亲自见了他,且道:“我们锦衣卫注意你很久了。”

吴天赏听后当即睁大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