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万历佑明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百四十五章 亲征归来祭黄帝,以振华夏!(1 / 2)

作品:《万历佑明

万历佑明正文卷第六百四十五章亲征归来祭黄帝,以振华夏!朱翊钧知道翰林周世策突然告贾希昆的状,是暗藏私心,但作为皇帝,他是需要鼓励士族之间互相攻讦的,反而,如果士族之间互相隐瞒对他才不是好事。

所以,朱翊钧在周世策这么说后,点了点头,选择了相信周世策的话,且对张敬修吩咐说:

“立即派锦衣卫带着这两人去查一查,且派人先去贾府,把贾府所有人逮拿进县狱候审!”

张敬修拱手称是。

朱翊钧接着又看向周世策:“到底是翰林儒臣,敢揭发劣绅罪行,真正令朕欣慰!朕便赏你四品冠带,且赐‘护政有功’金匾。”

惊喜不已的周世策当即大拜:“臣谢陛下!”

贾希昆此时则目光阴狠地看向周世策,然后也看向朱翊钧道:“陛下,臣向您揭发,他周翰林其实心向叛军,还希望陛下亲征能有土木堡之败,是他亲口对臣说的。”

贾希昆说着就阐述起周世策的原话来。

“陛下!臣没有,贾希昆这是在胡乱攀咬!”

“否则,臣请他拿出证据来!”

周世策这时自然不会承认自己说过这话,只强辩起来。

朱翊钧也看向贾希昆:“你有证据吗?”

贾希昆自然拿不出证据,毕竟空口无凭,一时他也因此越发愤怒,而直接朝周世策扑了过来:

“姓周的,你这被卑鄙无耻之徒,算什么翰林儒臣!”

被御前锦衣卫给及时逮拿住的贾希昆没有扑过来,但整个人却已特别狰狞。

“带下去!”

朱翊钧只吩咐了这么一声。

于是,贾希昆就被锦衣卫带了下去,而周世策也跟着走了下去。

接下来,其他的乡贤倒也没有要告的,毕竟像贾希昆一样不谨慎的士绅到底是少数,竟然让周世策知道了他家的秘密。

不过,朱翊钧在来到鄜州后,倒也还是遇到了乡绅互告的事。

朱翊钧对此依旧是秉公办理,适当的还开了一下恩,让同情被告的官僚士绅对朱翊钧都增加了不少好感,而也让士绅内部之间则更加的彼此猜疑。

“当今陛下,真是无幽不烛,英明睿智,还仁风笃烈,借着亲征把地方豪右收拾得服服帖帖,而又让新政得到更加切实的执行,真正令海内咸服,以后,推行新的国政无疑更加有可为。”

延绥巡抚吴自新这一天就在随扈来黄帝陵途中,对巡按李本固提起了这段时间的随扈见闻,而称赞起朱翊钧来。

李本固也道:“是啊,陛下巡边是真的在巡边,不费国帑,不掳民女,不凌军士,不为游玩,谨慎处事,从延安一路随扈而来,的确能看到天子爱民图治之心,非只求高乐而不顾军民者,我等也幸好未学党馨之辈,而低估天子,不然,现在让陛下看见的,恐怕就不是我等推行新政之努力,而只是阳奉阴违之狡黠。”

“更重要的是,陛下能够亲眼看见,不是所有地方官僚都在胡作非为,也不是所有地方官僚都在故意报喜不报忧!”

“所以,相信陛下经过这次西巡,应该会更加愿意相信,新礼能够推行成功,而也会相信,他这位大明天子是能够靠我们这些官僚做出一番惠民强国的事业来!”

“要知道,据朝中执政言,当今陛下不似先帝,从来没有真的相信我们这些官僚的品性有多高。”

“不只是不相信我们这些文臣士大夫,包括陛下自己的内臣,他都认为大部分即便不害民也并不真的百姓放在心上;”

“但实际上,在如今这样的盛世,俸禄不短、奖掖不断,无论内外大臣,年长而经过三朝两朝帝业的,都能发现,其实现在的内外大臣都比以前很忠心而更在乎社稷苍生的;”

“只是陛下之前不相信,想来是受了之前张太师之事的影响;”

“但现在陛下应该已经发现,天下官僚,尤其是我文臣士大夫,并非就真的白读了圣贤书,白受了国恩。”

吴自新跟着说后就看向了前面的黄罗伞盖。

此时,黄罗伞盖下的朱翊钧正向鄜州的黄帝陵走来。

因朱翊钧要来祭黄帝陵,所以黄帝陵已重新被大修过。

增加的御道皆用汉白玉条石铺就,丹壁雕有蟠龙,宏伟壮观,可昭日月。

而整个御道上面的黄帝陵区,即便是远望,也是楼阁影影,殿阁沉沉。

万历下旨新立的黄帝大雕像,则高高立在楼台亭阁和锦翠白云间,俯瞰着众生。

在朱翊钧来时,刘綎已率亲征大军的前军到达这里,而铁甲森森的列满了山岗。

随着朱翊钧的到来,整个黄帝陵更是甲胄密集成林,从上往下俯瞰,真如玄色大鹏遮蔽着大地。

而在红日照耀下,整个大鹏之全身浮光跃金,灿烂夺目的很,颇显得辉煌与壮丽。

关键是,这大鹏还在变大,到在后军全部到达时,即随扈亲征的十万大军和官员列在黄帝陵前,还有许多当地士民来到外面后,更是让这大鹏仿佛大得无边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