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万历佑明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百一十六章 汉人不是只会种田也会杀人!(2 / 3)

作品:《万历佑明

砰砰!

庄秃赖刚喊完没多久,成排的铅弹就从白烟里射了过来,而当场将他的身子打出好几个大洞来。

庄秃赖因而倒下了马,口里也开始吐着鲜血,然后不甘地看见,一排排明军正跨上战马,且骑着马朝他踏了来。

很快。

在一明军骑兵的铁蹄出现在他视野里后,他就闭上了眼,且知道自己大元的骑兵再也站不起来了。

京师。

眼见着十月将至,紫禁城黄花正盛,晓起时已常见寒烟锁城之景。

朱翊钧也将晨起之时往后拖了一炷香的时间,同时缩短了午休时间,倒也因此没有让政务不能及时处理。

因西北军事正酣、西南军事也还未结束,吕宋还在持续大开发,他也不敢偷闲,而不得不很多时候都在认真关注国事。

“胡畏中华者,火器也!”

“对待北虏,火器要一直进步才好,不仅仅是步军,马军也得让火器在骑战方面有更大的进步,所以,伱们将作寺造的自生火铳,既然能让骑兵更好地在马上用火器杀敌,那无疑是能对国朝将来在北边的扩张和开发是有很大帮助的,朕希望,将来我大明的骑兵能在北边地域,靠一壶酒一把铳,横扫整个草原,乃至把汉风带到遥远的乌拉尔山以东!”

朱翊钧甚至还在闲暇时,把更多的精力投注在了科学技术的研发上。

毕竟这是第一生产力。

无论是内修还是外扩,拥有了最先进的技艺,很多问题都可以用一种更好的方式来解决。

因为任何的矛盾本质上利益的争斗,如果用科技把蛋糕做大,让哪怕分的最少的人都能比以前要得到的多,自然就会让矛盾得到解决。

另外,科技如果发展到越是让热兵器的杀伤力强于冷兵器,那战争的天平无疑就会越倾向文明级别更高、动员能力更强、战略纵深更大的一方。

所以,朱翊钧很重视新型火器的研发。

他知道只要大明的火器进入到一定层次,游牧的民族就只能做些歌舞上的表演,而带兵的将士也不可能觉得依靠自己的才智和悍勇家丁就能夺得天下,因为只要他得不到整个国家的支持,没有足够的动员能力,他就不可能大规模获得弹药补充,从而导致他再善战也最终敌不过刚刚经过短暂训练的新军。

这一天,将作寺在造出自生火铳也就是燧发铳后,朱翊钧就特地驾临了将作寺,亲自在将作寺试射了一次自生火铳,然后还与将作寺的赵士祯等说了一番自己对火器研发的展望。

接着,朱翊钧就再次拿起赵士祯已替他预装好火药的大明新制的自生火铳,而对着准星,又朝眼前的靶子开了一枪。

随着一股强烈的后坐力往后一撞,一股白烟在这时就出现,而前面的靶子也再次出现了大洞。

朱翊钧对此展颜一笑,就把火铳递给了赵士祯,说:“做好保密事宜,除非有必要,尽量不要让底下的工匠知道造此铳的全部过程。”

“臣明白!”

“陛下也请放心,从用石墨坩埚加柳条炒铁发造新铁,到新铁打造铳管,然后到火镰和火镰簧这些关键材料的制造,就算有人想全程熟悉也很难,毕竟隔行如隔山,这里面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

赵士祯从旁说道。

“朕知道,自然科学这块,算学是基础,郑王、帅嘉谟他们,现在已经在这方面有不错的建树,对新出的微积分都很有贡献;”

“物理和化学还有生物,则是很重要的方向,现在戚兴国和万炜两驸马在物理方面做的不错,一个收集到了电,开始发现了电的一些规律,一个和利玛窦这些人把运动规律和自然现象总结的很好,还明确了当如何实验;”

“西方那个伽利略的学问,也被他们仔细的研究了一遍,朕甚至因此已经下旨,让去欧罗巴的远洋船队把伽利略召来皇明,进一步促进这类学问的进步;”

“而生物方面自不必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宫廷刊印的《天演论》,而研究遗传方面,周王已经开始在自己王府试着让豌豆杂交。”

“正因为各类学问上,大明有了长足的进步,利用实学思想总结出了客观存在的规律,在各类学问建立了基本的体系,而才有了今日许多技术方面的进步,一个人要想真的彻底掌握一些关乎国家安危的技艺秘密,就得在各类学问上精通才行,这类天才太少,所以一个人要想尽知造自生火铳的全部技艺是很难。”

“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在一些关键的技艺方面,还是要谨慎为好,毕竟外番也并非没有自己的人才,说不定我们泄露一点,人家就能取得很大进步,进而危害社稷的长治久安。”

朱翊钧这时继续说了起来。

赵士祯拱手称是,然后就道:“陛下圣明,臣等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