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5)

作品:《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若不是他们最先跟红星机械厂走在一起,若不是杨小涛在后面力鼎,他们厂的技术提升也快不了,估计早就被甩在后面,跟不上机械厂发展的速度了。

再说了,这次只是育苗,需要的不多,等大棚大规模推广的时候,那需求量,估计就得江浙那里帮忙了。

这还是过年的事,机械厂也要考虑放假,所以要得少一些。

汪大海一怔,随后转身坐在桌子上拿起电话。

正是因为提前接触新机器,厂里的工人才能跟上机械厂的脚步,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能提升着自身的硬实力。

当时那领导就差拍胸脯说要人给人要钱给钱了!

“喂~我是机械厂,汪大海!”

上次城里领导特意过来询问情况,还在私下里嘱咐着,一定要跟机械厂打好关系。

而从这一次次的发货表单上就能看出,红星机械厂的发展情况。

就像这次轰动一时的晨星机床出来后,机械厂立马对机床进行升级。

只要将这块肉吃到嘴里,本地政府全力支持。

厂长办公室中,办公桌前,汪大海正眯着眼睛看着发货的数据表,上面是给红星机械厂提供的货物。

想到这里,汪大海准备起身再去车间看一看,那些家伙为了学习可是使劲的操弄机床,要是弄坏了可不行。

尤其是听说机械厂有意将部分装甲车的配件开放给下面工厂,若是他们机械厂能够抢到手,那可是一大块肥肉啊。

机械厂,今非昔比啊!

从最初给他们提供拖拉机的轴承轮胎,后来是三轮车的部件,再往后变成了大型车辆的部件,到现在装甲车都开始了。

可以说,机械厂能够从一个二流加工机械厂走到今天,甚至成为全国的大工厂,九成助力来自于红星机械厂,而这九成中,又有一大半来自杨小涛。

种种表现下,泉城第一机械厂隐隐有成为泉城乃至整个齐鲁机械厂的领头羊!

当然,他心里清楚,这一切都离不开红星机械厂给予的支持。

这也是他的固定工作,每次发货前,都要亲自核对一遍。

毕竟齐鲁比起江浙那些地方要近,运送过来也方便。

想到如今机械厂的规模实力,汪大海就美滋滋的放下报表,然后拉开抽屉取出半瓶酒,擦擦两声拧开酒瓶子,对着口就灌了一口。

他要是不给,那肯定是有他的考虑,自己不能去添堵。

有小涛兄弟在,他要是想给,不用你说就到了。

“老汪大哥,我啊,杨小涛!”

电话里传来杨小涛的声音,汪大海连忙将电话机子抱起来放在腿上,同时心里一个激灵。

这么晚了打电话,肯定是急事啊!

不过,想到四九城里传出来的风声,汪大海又稳定心神。

不管发生什么事,杨小涛这兄弟他认了,做哥哥的就不能怂。

齐鲁汉子,就重情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