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3)

作品:《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这种情况下,整个沪上船队的实力迅速提高,跟其他地方的船队拉开距离。

这种情况下,机械厂的发动机自然就成了香饽饽。不少造船厂都想要引进,可这发动机也不是母鸡下蛋那般容易,机械厂的订单不说排到明年,却也是计划满满的。

“你看,能不能,匀给我们一些?”江朝满是期待的说着。杨小涛却是没看他,只是低头沉思。

良久这才抬起头,

“江大哥,按理说你开口了,不管如何我得给你这个面子。”江朝听了脸上并没有高兴,因为听杨小涛的话语,他已经听出后面的意思。

果然,杨小涛很快开口,

“但现实情况,并不是你想的那样简单。”随即杨小涛开始解释起来。

“现在我们机械厂就一个车间,还要做两种型号的发动机。”

“一种给泉城汽车厂,用来生产擎天柱卡车,但这种也只占五分之一。”

“另一种,就是你说的,给沪上造船厂的发动机。”

“但这种发动机用的也多。第一个就是给沪上,那边每个月要三十台,具体干啥我不清楚,但这是上级要求的,没得说。”

“其次就是生产装甲车,这也是大头,如今用于出口。”

“最后就是北边的坦克厂,现在也下了订单,只是前两个还没完成,只能往后排。”杨小涛将情况说完,江朝听了很是失望,但也知道杨小涛说的是事实。

这东西就跟三转一响电视机一样,稀缺的很。可国内就只有机械厂能做出来,失望也没用。

“不过!”杨小涛话题又是一转,让江朝心中又升起一点希望。

“我们现在正在使用新机床进行生产,未来生产速率可以加快,产量会增加。”

“如果你们急需的话,我可以在每月多出来的产量中匀一些给你们,但具体是多少,就不知清楚了,这个得看实际情况。”

“你看行不行?”江朝听了立马点头,

“行行,这个太行了,别说多了,就是每月一台,也行啊。”

“小杨,来,我这杯以茶代酒,谢谢了。”江朝看看左右,直接拿起刚倒满的水杯,就要一口干。

还是一旁的江亚菲瞥了眼,

“水烫嘴啊。”这才让江朝平静下来,杨小涛却是拿起水杯,轻轻点了下,

“你给我留个电话,回头我跟你们联系。”

“好!”江朝痛快答应,桌上的氛围也兴奋起来。他们也看出,杨小涛不是那种不近人情的人,甚至表现的很是随意。

卡崩杨小涛抓了一把瓜子,听了几人说了会儿,这才将注意力放在一旁静静坐着,不太说话的江宁宁身上。

心中思索片刻,随即轻咳一声,开口询问。

“宁宁!”杨小涛开口,周围人都看过来,尤其是说话的对象,还是不太说话的江宁宁。

江宁宁也是一愣,抬头看到杨小涛,有些疑惑,是不是跟她说话。

“宁宁,我听说你在常春那里做红外装置,对吧。”听到杨小涛这么说,江宁宁立马抬起头,脸上有些错愕,不过见杨小涛说的认真,随即点头,

“是的,杨大哥!”

“能方便说下,你们做出来了吗?”面对杨小涛的询问,江宁宁并没有急着回答,想了片刻后这才开口,

“还,还没做出来。”

“我们现在红外变相管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那个,银氧铯光电阴极也做出来了,红外制导也快了,但热成像装置还没做出来。”江宁宁说完,杨小涛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