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 配方难求(2 / 4)

作品:《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稍有不顺就想打退堂鼓。

在这方面上,杨小涛比机械厂的任何人都强。

徐宁藏伟几个听了杨小涛的决定,也是内心鼓舞。

他们离开象牙塔,能够有机械厂这样的地方一展所长已经很难得了,更难得的是,有一个支持他们的好领导,好大哥,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不过众人也清楚,他们的主要任务,仍旧是钨合金的研发。

钨的提取工作,没有值得宣扬的,也只是取得的一点小成就。

因为这本来就不是合金研发的主要工作。

只能说,是研究合金的意外之喜。

即便如此,杨小涛也觉得,研究不出来钨合金,能够加工原材料,单单靠这种技术,将钨精矿制成钨粉,也足够机械厂回本了。

当然,这是后话。

若是能够研究出合金,谁会卖原材料啊。

未来,是用技术挣钱的。

像那种出口原材料,然后人家加工好成品,再用高价买回来的事,在后世吃了多少亏。

就因为技术不行,所以要交学费。

但从这时候开始,一步一步的钻研,未必不能拉近距离。

而事实也再次证明,科技研发投入的越多,获得回报的可能性越大。

就像现在,这一层金属钨,若是交给电灯泡厂,估计也能赚不少。

听一旁的徐宁解释,现在国内的加工灯泡用的钨丝纯度并不高,里面掺杂其他元素,造成电灯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

而且因为纯度原因,灯泡的亮度也不如国外进口的。

总而言之,这次他们提纯出来的金属钨,经过初步鉴别,纯度很高。

起码比起国内电灯泡厂的纯度要高许多。

至于其他工厂有没有这项技术,他们也不清楚。

不过不要紧,能够提取金属钨,那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也就定下来了。

钨合金。

利用钨粉的与其他材料按照一定的配方,获取更高强度的合金。

到那时,才是让世人震惊的时候。

“晓娥,去跟后厨打个招呼,今中午要一桌好菜,算我的。”

杨小涛对着娄晓娥吩咐着,娄晓娥反应过来。

看着杨小涛很是无奈。

原以为来这里是管管这些人,省着点用,给研发科留点家底。

现在好了,不仅没有劝说,听杨小涛的意思,还要加大投入。

真不知道,杨小涛为什么对这些人这么好。

不就是研究金属嘛,那么多钢铁还不够用的?

不过杨小涛说的事情,一定要办好。

这是她跟在杨小涛身边总结出来的办事经验。

不管乐不乐意,都得做。

娄晓娥快速跑开,前往后厨。

周围几人几人听了都是欣喜,这种来自领导的关怀,更能让人爆发出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