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龙咒 / 章节正文阅读

龙咒第48部分(1 / 2)

作品:《龙咒

屠硐氲娜耍唤胝握飧龃笕靖自诓恢痪踔谢蚨嗷蛏僖脖涞煤诎灯鹄矗徊还行┤嘶鼓芗岢殖绺叩睦硐牒湍勘辏行┤俗詈笤蛑患堑貌辉袷侄危艘磺心勘旰屠硐搿v档贸胺淼氖牵n∈呛笳哒庵趾诤裰良蕹苤娜耍炊茉谡握飧龃笪杼ㄉ辖岬秤剑治疲彩治辏贾找倭2坏梗切┯辛贾娜巳捶追装芟抡罄础?br/

※※※

在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政治局常委们一致通过了“政治改革、严肃纪律、深挖潜力”十二字方针,这十二个字凝聚了共产党人在新形势下的集体智慧,不管当时举手通过这十二字执政方针的常委们是出于什么目的,中国改革道路上最后一块坚冰终于被打破了,尽管时机和形势都不是最佳,但“政治改革”终于被提到了一个战略高度来认真对待,对这一决议国家主席程光是这样评价的:“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

形势越是危急,我们共产党人越要讲政治,越要把政治问题提到战略的高度,如果我们不能在政治主张上让全党全军信服,如果我们的政治主张不能团结大多数群众,如果我们的政治主张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那么即使我们打赢了敌人,也终将会有一天被我们自己打倒!”

第十七章赤色肃反

冯克端坐在沙发上,认真阅读着眼前这本前苏联某著名学者的著作——《红色帝国的崩溃》,在上面有一段话被国家主席程光用粗重的红笔横线重点勾勒出来,这段话是该学者对前苏联崩溃的真正原的分析:

七十年苏共的领导阶层,从根本上灭尽了对道德和正义的信仰,人们也习惯于懒惰,并学会了通过私下或公开窃取国家财产的办法来致富。当官的利用职权极尽贪污受贿的能事,而平民百姓则想尽办法从国有企业偷窃财富。没有人真正留恋苏共的政权,而这个政权却在七十年中消灭了一切可能的不同政见者,并且在这个国家从上到下的一切政治管理机构、所有的社会阶层中培养了两亿多的蛀虫。就象一栋大楼,远看时觉得它庞大壮观,可近看时发现已经风雨飘摇,当走进这栋楼时才发现每一根房梁、每一根支柱都已经被无数的蛀虫侵蚀得烂透了。无论是谁碰一下这房子,这房子都会垮掉,而且是垮得干干净净,你想扶都扶不起来。到底是叶利钦还是戈尔巴乔夫的错?他们只是在历史的那一时,在那一位置上推了这房子一下。

本来苏共还有机会挽救自己,避免被那些新权贵们解体的命运,但是长期以来僵化的政治体制和传统,使得苏共的政治上层建筑把政治生活限定于极狭小的范围。这根本不适合发现和分析变化着的社会现实……不适合动员社会上的智慧潜力去解决涌现的问题。因为决策者的压倒一切的任务是坚定不移地抵制变动,不惜任何代价维持现状。这个任务至高无上,所以最高层要求各级国家机关、党组织、社会科学界、大众传媒都得这么做。它们要帮助掩盖日趋严重的问题,饰以稳定、成功和进步的假相。每发生一次发生针对领导层的争论和批评,就会迅速被界定为“国家机密”掩盖起来。这么做的结果,导致最后一批真正关心这个党、这个政权的党员和群众彻底灰心了,于是党的躯体和国家的躯体日趋僵化,当它僵化到连那些寄生虫都不满意和不满足的时候,大崩溃的时间就到了……

看完这段话后,冯克将书轻轻合上,对于这次国家主席程光的突然召见的目的,他心里已经隐隐约约猜到八九分了。

“小冯,关于这次政治改革的文件军委各部门已经讨论过了,谈谈你的看法吧?”程光一开场就把一个天大的题目抛了过来。

冯克淡淡的一笑,避重就轻地说:“主席,这个话题我不好谈,首先我是无党派人士,对于如何搞政治改革没有兴趣。其次我是军人,真正的军人是不干涉政治的。”

“我就是想听听你这个无党派人士的观点,体制内的人说的话我听得多了,无非是稳定压倒一切,中国人素质差,还不适合享受民主政治等等,说来说去还是要保持现状,循序渐进。可现在的问题,不是该不该改的事情了,我们这个党和这个政权已经面临分裂的危险了,下面的详细情况,我想你这个旁观者比我这个糟老头更清楚。如果,你还爱这个国家,爱这个民族,不希望看到国家分裂,军阀割据的内乱情况,那你就给我说实话,否则你马上从这里出去,就当我什么也没问过你!”程光越说情绪越激动,最后指着门声色俱厉道。

冯克默默地起身站立,向程光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转身走向门口。死死盯着他的背影,程光的目光从未有过地失望,他没想到自己会看错人。当房门关上的时候,程光突然感觉自己的身心变得苍老脆弱,沉重的疲惫感一瞬间将他击倒,跌坐在沙发上,他痛苦地扪心自问:“这个党难道真的已经被大众抛弃了吗?难道没有人再真正留恋这个政权了吗?也许任何事物都有它寿终正寝的一天,只不过这一天来的有快有慢吧。”

在那一刻他感觉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也曾想过顺其自然地妥协……

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的诞辰日,这一天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共青团组织和军队武警官兵们,按照中央的指示统一收听收看国家主席、军委主席和总书记程光的重要电视报告讲话,这次报告讲话所产生的震撼和冲击波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有人戏说那是1万颗原子弹的当量,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确实也找不出其他更形象的语言来描述当时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