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战争第32部分(1 / 2)
作品:《海湾战争》在科威特的中国劳务人员仅剩4700多人。滞留在科威特的中国人员听到中共
中央和政府的决定后,激动不已,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根据国内的指示,中国驻科威特使馆立即讨论和落实撤离工作。会上决
定了撤离的原则:劳务人员撤离和使馆人员缩减;劳务人员先撤,使馆人员
后撤;群众先撤,干部后撤;馆长和少数同志留守,必要时最后撤。如果台
湾和香港同胞提出给予撤退帮助的要求,则尽力满足,不要丢下一个同胞。
交通工具,特别是车辆,这时跟生命连在一起,护车备油成了头等重要
任务。使馆为确保撤离行动顺利进行,向伊拉克方面提出了给予协助的要求。
在伊方答复之后,把撤离时间定在8月20至24日。第一批共1818人,20
日出发;第二批1452人,22日上午出发;第三批975人,22日晚撤离;第
四批454人,23日撤离。一些提出请求的台胞、港商和华人随同撤离。
8月20日早上,第一批撤离的人员在弹痕累累的科威特电力部广场集合
登车。车队安排了领队、副领队,每辆车均有车长,还备有必要的食品、饮
水、药品和汽油。车前玻璃上贴着车号和五星红旗,车身有用阿文、英文和
中文写成的“中国”字样。车与车之间规定了联络信号,以便前呼后应。7
点整,当车队徐徐开动时,人们频频挥手,“北京见!”“一路平安!”的
呼喊声响彻科威特市上空。
在快到伊科边境时,车速放慢。只能容三辆车并行的公路上竟形成五六
辆汽车一起挤行,不少汽车还从两边沙土地上抢着“夹塞”。到了离边界约
两公里处,车队被冲散,上万辆汽车拥挤不堪,真是水泄不通,寸步难行!
叫骂声、喇叭声交织在一起,不绝于耳。为了节省油料,车内不能开冷气,
车身被太阳一晒,温度比外边还高,人们只好走出汽车,在50多度的气温下
“乘凉”。这样熬了两个多小时,才见车流缓缓向前移动。车队于22日凌晨
到达伊拉克—约旦边境。同日,这支浩浩荡荡的中国车队经过千里跋涉到达
约旦首都安曼。中国驻约旦大使向大家转达了国务院的慰问,并告诉大家,
中央派了5架专机来接撤离人员。人们眼里噙着泪水,热烈鼓掌欢呼:“祖
国好,社会主义的祖国真好!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这次中国劳务人员的大撤退还有一个组成部分,那就是台湾派往科威恃
的承包建设工程人员的平安撤离。他们因没有政府机构的保护,处境更加艰
难。中国驻科威特大使馆大力相助,使他们安然脱离险境,谱写了又一部“海
峡两岸一家亲”的新篇章。
刘正瑞是台湾中华工程公司科威特工地负责安全的督导,该公司的业务
是维修科威特国际机场的跑道。伊拉克入侵后,机场成了重点警戒区,台湾
劳工们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刘正瑞后来回忆起滞留科威特的日日夜夜时,
感慨万端。他在发表于台湾《中国时报》上的一篇手记中这样写道:
当我们的车队在8月22日凌晨踏过约旦和伊拉克交界的边境、离真正的
自由之地还有数公里之遥时,我突然害怕这个垂成的自由希望在最后关头破
灭。所以当看到自己人沿着车队找到我们并喊着“你们自由了!你们安全了!”
时,我的眼泪几乎要夺眶而出。回想过去10多天的日子里,几度被伊拉克的
士兵用枪顶着肚子、脊背,眼看着辛苦经营的工程不保,整日里受战火、枪
炮威胁,所有感触都在一刹那间涌上来,一幕幕胆战心惊的画面又在脑中出
现。这18天,就像一场噩梦。。。8月2日,鉴于科威特的危险局势,中华
工程公司驻科威特经理丁光渝打电话给台湾“外交部”驻科威特代表葛延森,
问起有没有撤退劳工的计划。葛回答说“没有”。丁光渝问:“对这里的劳
工兄弟的处境如何考虑?”葛延森说:“我这个办事处也不是正式的政府机
构,力量有限啊!”“那怎么办?”“我现在也自身难保,只好请各位自求
多福了。”
当在科劳工的生命安危系于一发之际,台湾“外交部”的葛代表竟然采
取漠然置之的态度!当丁光渝放下电话,把这一答复转告大家时,群情激愤,
焦急、失望、愤怒、沮丧。。人们心情更加沉重。“怎么办?”经过开会研
究,并向公司总经理报告,尽快做好准备,安排撤退。
局势越来越危险了。刘正瑞又为随队来的家眷发愁,要想个办法把她们
送到安全的地方。到哪儿去好呢?“对,找中国大使馆!”第二天,他找到
中国大使馆。毕竟是骨肉同胞,使馆人员立即热情答应提供帮助,将大部分
劳工接到使馆商务处住了下来。
台湾“外交部”代表葛延森早已自己逃跑了,台湾方面又始终没有撤退
计划传来,形势越来越紧张。在此情况下,刘正瑞通过中国驻科威特工程公
司向中国大使馆探询“能否帮忙撤退”。中国使馆向国内请示,得到的答复
是:“尽力照顾好台湾同胞,撤离时要优先照顾。”当刘正瑞将此消息告诉
大家时,台湾劳工们一片欢腾。在这孤立无援、求助无门的情况下,祖国大
陆伸出了援助之手,有些人激动得哭了。
撤退时间定于8月18日,路线是从科威特经巴格达再到安曼,这是伊拉
克政府唯一开放的线路。大家立刻分头准备。后来,由于工程方面的一些事
情没有处理完毕,一直拖到20日,车队才跟随中国使馆的撤退队伍一起出
发。这次撤退,中华工程公司技术人员及家属共136人。中国大使馆给每人
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使馆的人员还表示,如果到安曼后搭机返台有
困难,可安排他们先乘中国民航飞机到北京,然后取道香港转赴台北。对这
种无微不至的安排,台湾的劳工个个感激万分,提出要以重金酬谢。使馆人
员坚辞不收。他们说:“我们是一家人,骨肉同胞情谊难以用金钱表达。”
经过长途跋涉,走了三天两夜,车队于22日凌晨通过了伊拉克最后一道
关卡。中华工程公司的何总经理及两位副总经理在约旦境内迎接。当他们看
到带队的中国有色金属公司驻科威特经理陈若颐时,几位泪不轻弹的男子汉
却抱头痛哭起来。
何总经理说:“谢谢大陆同胞的关照,我实在没法用语言感激你们
啊。。”
陈若颐赶忙回答:“这都是应该的,我们是一家人嘛!”
分别时,大家互相握着手,挥动着臂膀,两眼噙满了泪水。“再见!再
见!”‘再会!再会!”人是暂时的分离,心却永远地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