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带着系统来大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百八十六章 民以地为本(2 / 3)

作品:《带着系统来大宋

那个时候,敌人若是来找自己的麻烦,苏家军也不能放弃大本营,只能选择游战与固定同步走。如此一来,要面临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

比如说,想要守住自己的地盘,兵力数量太少可不行。

想要建设自己的地盘,就要有内政人员,要涉及到治理地方。

上仓山的时候,苏家军就已经接触到治理之事,但那个时候,他们是封闭的,可接下来,他们必须要开放。不开放,无法吸引来更多的人才,就无法扩大自己的实力。

苏石不是万能的,不能所有的事情都由他一个人来做,这就让他需要很多的帮手。

且人手越

多越好,苏石就把主意打到了所有人的身上。在他眼中,这跟随自己而来的两万人就是种子,他要把这些种子种下,让他们各自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只有大家群策群力,才能把属于自己的国度建设和发展得更好。

为了发展,苏石第一个成立的部门就是农部,文阳、王阿大、大喇叭、老油条、泥人张等人分别成为了第一批农代表。

农代表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代表就是农民。

古时,民为食为天,民以得为本。

农民也是每一个王朝的基础。只要农民稳定了,国家就是再乱也不会乱到哪里去。

反之,如果得到了农民的支持,就算是面对着外族入侵,只要他们愿意支持你,那就是要粮有粮,要人有人,再也不用害怕谁。

农民同时也是百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比例至少占到八成以上。

所谓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多也指农民。

可就是这么浅显的道理,当政者们却是最容易忽略的。

没错,农民不会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更不会出现在朝堂之上,甚至他们很多人都是大字不识一个,无法发挥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这就让他们很没有存在感。

久而久之,就让帝王们将他们忘记。而所谓的百姓安居乐业,所谓的盛世与农民过得到底好不好也就没有了什么关系。

只要出现在帝王面前的这些人过得好,整个天下就都过得好了。不然也不会有晋惠帝的那句何不食肉糜之言。

农民只会种田,平时很老实,可一旦让他们吃上不饭了,这些人一旦联合起来,其能力之强之大,往往可以轻易推翻一个旧的政权。往往这个时候,当政者们才发现他们的重要性,会采取诸如镇压等手段。

可一旦楼歪了,又岂是杀几个人可以解决?

别人看不到农民的重要性,苏石却是十分的重视,成立的这个农部,为的就是帮助农民,且把他们给团结起来。

五位苏石钦定的农代表,文阳是有学问的,曾是一个读书人,后来做到了营指挥使,足以证明他是一个有组织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