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糜汉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贼尚在 荐司马懿(3 / 3)

作品:《糜汉

曹叡受曹操的影响很深,他十分厌恶浮华清谈的名士,但却对有真才实学的人钟爱不已,很明显王基恰恰是这样的人。

在与王基朝夕相处之下,曹叡很快发现了王基是个大才,加上贾诩在世时亦对王基多次称赞过,故而曹叡越发器重起王基起来。

前些日子曹叡即位之后,便升王基为侍中,引为身边智囊为自己参赞机务。

正因为王基日夜陪伴在曹叡身边,曹休才对他有着一些印象,但王基眼下并无功勋在身,所以一众曹魏公卿在短暂的愣神之后,看向王基的眼神很快不善起来。

但不善归不善,众臣都知道,身为曹叡近臣的王基贸然发言,定然事先得到过曹叡的默许。

或许王基就是曹叡事先准备好的手中一把刺激他们的利刃,故而众大臣并不会傻到当众反驳王基的发言。

倒是在王基的刺激下,许多魏臣的脸上流露出羞惭之色。

最先反应过来的,还是大司马曹休。

思考之后,曹休起身向曹叡建言道:

「我朝虽新丧关中,然河北、中原皆天下膏腴之地,我朝若得以休养生息,数年之后亦有充足国力可抵御糜贼。」

在为在座的魏臣吃下一颗定心丸后,曹休又接着说道:

「然休养生息之时,整军备战之事亦不可轻视。

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派遣一大将镇守洛阳,抚慰军民士吏之心,不让糜贼有可乘之机。」

听到曹休的建言后,曹叡一下子打起了精神。

其实在迁都至邺城之后,朝中许多人都对汉军下一步的进攻目标有着猜测。

以当下大汉的疆域而言,大汉进攻曹魏的方向要么是豫州,要么是洛阳。

而相比于后者,朝中许多大臣认为糜旸的目的很可能是豫州。

许多大臣会得出这个推断倒也不难理解,相比于天下坚城洛阳,无险可守的豫州更容易进攻。

加上一旦拿下豫州,那么曹魏的腹心之地将彻底暴露在汉军的兵锋之下。

更何况早在之前,就有消息流传说糜旸将不日坐镇荆州,这一消息影响的可不止是东吴君臣的心态。

可让曹叡没想到的是,曹休竟然会认为,将来汉军主攻的方向是洛阳。

曹叡用探寻的目光看

向曹休,希望他能继续说出自己的看法。

得到曹叡眼神的示意后,曹休很快就在众臣面前开口解释道:

「长安、洛阳,自古以来并称为华夏二都,今糜贼已得长安,又岂会不窥视洛阳乎?

再者当下贼军已然迁都长安,虽说潼关已经落入贼军手中,然只要洛阳及河东郡一日在我军手中,那么长安时刻都有为我军攻打之忧。

糜旸知兵之人,断不会忽略此风险,而调遣大军攻打豫州以至于关中空虚。」

听到曹休的理由后,殿内的众人陷入了沉思之中。

洛阳的政治意义自不必说,除去洛阳的政治意义外,曹休所言的军事层面更是提醒了殿内的众人。

潼关在汉军手中,魏军就一定不能进入关中吗?

要知道当年渭南之战时,马超抱着的就是这种想法,结果却被曹操分兵奇袭绕后,打了个措手不及。

有着这等珠例在前,正如曹休所言,糜旸是不会坐视长安的安全而不顾的。

而要想让长安再无隐忧,拿下河东郡及洛阳,是糜旸唯一的出路。

在完全认同曹休的说法后,曹叡不由得问曹休道:

「那大司马认为,何人可担此重任呢?」

曹休似是早有料到曹叡会有此问,所以他立刻不假思索的言道:

「司马公,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