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五代十国往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63章 宦官之怒(2 / 2)

作品:《五代十国往事

在这短暂的几年中,掌握实权(左、右神策军;枢密使)的宦官们如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但朝廷的软弱无能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宦官们对皇权的敬畏早已荡然无存。宋道弼、景务脩等宦官的嚣张跋扈丝毫不加收敛。

宰相崔胤就以这两位宦官当突破口,积极鼓动昭宗对宦官势力痛下杀手。他之所以有这样的主张,并不是替江山社稷谋出路,而是自己争名逐利的手段。

首先,是出于自身安危的考虑。

众所周知昭宗的两大心病是宦官和藩镇,昭宗考虑的是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崔胤的背后势力是藩镇力量,所以必须让昭宗先迈出宦官的那只脚。

其次,可以独享打击宦官的红利。

打击宦官的最大收获是禁军兵权。现在,亲王们被韩建屠杀殆尽,只剩下文官集团来接管禁军兵权。所以,极力主张打压宦官的崔胤,当然就是值得信任的可以托付兵权的同志喽。

打压宦官,一举两得。所以崔胤极力主张昭宗对宦官势力举起屠刀。

历代先帝都有过与宦官势力斗争的动作,却无一例外地都以失败而告终,期间亦有付出惨痛代价的,例如文宗朝著名的甘露之变。对于崔胤诛杀宦官的主张,昭宗一直举棋不定,于是征询其他宰相的意见。

宰相王抟极力反对,他的理由十分中肯。宦官嚣张跋扈,天下尽知,但积重难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平息的,更不是杀几个宦官能解决的,从田令孜到杨复恭,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再说了,如今皇上要杀宦官的消息已经走漏了风声,朝中传得沸沸扬扬,宦官们握有兵权而又人人自危,这是个极其危险的苗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安抚维稳,徐图后计。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74/74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