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五代十国往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49章 昭宗幸华州(2 / 2)

作品:《五代十国往事

韩建跪地叩头,哭道:如今天下不太平,嚣张跋扈、心怀不臣的藩镇岂止李茂贞一个?我只怕陛下一旦渡过黄河,便再无回鸾之期。皇家宗庙祖坟均在此处,陛下更不宜远游。华州虽然兵微将寡,但我在此鼓励农耕、秣兵历马也有十几年之久,控制关辅一带不成问题,而且离长安只有不到二百里,希望陛下驾临蔽镇,以图兴复!

昭宗这才带着文武百官,移驾华州。

李茂贞进入长安之后,下令纵火,把长安夷为平地。

中和三年(883),黄巢火烧长安城,超一半的房屋被焚毁(焚府寺民居什六七),次年半日宰相王徵粗加修葺,修复了不到十分之二(仅完一二);光启元年(885)僖宗二次出逃时,长安又遭乱兵焚毁,那次是彻底摧毁(殆无孑遗);次年王行瑜杀朱玫,诸军焚掠京城;去年(895)三镇犯阙,再次焚掠京师;如今(896),李茂贞再次火焚长安城,长安城里的宫殿、市场、民居燔烧俱尽。

杨行密上疏请昭宗迁都到淮南;王建上疏请昭宗迁都到成都。

听说有迁都之议,三号种子朱朴赶紧发表自己的意见,大笔一挥,一篇满分议论文添乱:

先抛出一个基本轮调:首都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天地兴衰而随时改变;继而指出长安历经战火,已经不能再做帝国首都;随后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迁都襄州;之后用大段篇幅从多个角度阐述襄州作为首都的好处;末尾不忘驳斥一下迁都淮南、太原的观点;最后回扣主题,重申迁都襄州才是上上之选。

(特别注:朱朴,是襄州人)

中心思想明确,贯穿全文;逻辑清晰,条理清楚;详略得当;修辞手法和遣词造句更是无可挑剔。

仅从议论文的角度来看,堪称中学生满分范文。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74/74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