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曹操穿越武大郎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百六十八回 满军尽呼童大帅(1 / 4)

作品:《曹操穿越武大郎

汉末至宋,悠悠千载,若论军械、衣甲,种种进益,不可谓之不多。

然则论及军将之勇毅,战意之昂然,在老曹看来,其实后不如先,难及古人。

汉朝精神尚武,莫说士人,就连许多百姓,骨子里都有一种慷慨不屈的意气,又逢久乱,知兵者众,从军者勇,不说那些名震天下的雄军,便是寻常部队,放在此世,亦堪称精锐。

而宋朝开国以来,重文轻武已愈百载,所谓“东华门外唱名者为好儿”也,武人傲气失之久矣,天才名将偶或有之,但整体光辉,早已黯淡。

譬如此战,淮西军看似凶横,宋军看似懦弱,但在曹操眼中,其实和小孩子过家家也差不太多——五龄童打得四龄童哇哇大哭,不能说明五龄童厉害,只能说明六龄童未至也。

此等战事之强度,莫说和老曹所经历的那些经典战役相比,就是当年袁本初战公孙瓒,都比之激烈十倍。

再就实际情形而言,刘延庆所领一万禁军,先有五里坡之胜,又有宛城之胜,连打两场大胜仗,不经意间,军心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譬如许多军士看向曹操等人时,原本麻木空洞的眼神,都多了一丝尊敬神采,便是明证。

甚至连王禀所领的一万禁军,都在无声无息中受到了影响——若不然,那支军此刻就不是步步退后,而是彻底溃散了。

老曹前世戎马一生,对于这种变化,自然洞若观火。

军队,本就是要用不断的胜利来喂养的怪物。

对敌军的蔑视,对军心变化的掌握,对身边战将的信赖,便是曹操在看似大败已成的情况下,强索帅旗,反冲敌军的资本。

毕竟,童贯堪称大宋最受皇帝信任的统帅,让这厮意识到“武植”二字和胜利同义,本就是老曹此番随军而来的目的。

还有什么印象比“摧敌锋于正锐,挽狂澜于极危”更让人感到深刻的么?

“韩五,绕过友军,直冲对方帅旗!”

曹操紧随在韩世忠等人身后,大声发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