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悍妃在上 / 章节正文阅读

悍妃在上_第311章(2 / 2)

作品:《悍妃在上

云王府开始一步步进入正轨。

府中内务皆有宫人太监打理,因为地处太大人数太多,已经没办法像之前那样在京城那般,施行言传身教之例。在邹妈妈与几个管事姑姑的帮助下,严嫣制定了一系列的府规,赏罚皆有度,一切照着府规来。

云王府毕竟不比其他的地处,乃是一个封地的政治中心,日常封地的公务皆是在前面办理,若是没有章法,只会惹得人暗里笑话,为此严嫣费了不少心力。

比起严嫣,更为辛苦的要数骆怀远,他不光要统筹整个大局,还需构架自己亲卫队的核心,另外更重要的是,需在朝廷指派的左长史到达之前,将整个长史司的班底组建起来。

若是有一个完全效忠自己,如臂使指的班底,仅仅最上头一个左长史其实并不足以为惧。

这些经验取自于晋州的晋王,他便是利用自己的人脉完全架空朝廷钦派的左长史大人。但骆怀远实行起来比晋王要困难许多,毕竟晋王乃是许多朝臣看好的大统继承者,而云王不过是个混吃等死的小藩王。

人比人气死人,货比货得扔。同样的事情让晋王实行起来,甚至不用他做,便有人自动靠过来。轮着骆怀远,却要花费许多许多脑筋与心力。

并且他手里得用的人才极少,管理一个封地种种琐事,并不是随便从街上拉来一个人便能胜任的。骆怀远只能穷则思变,准备化身成为一个伯乐,四处去挖掘千里马。

幸好骆怀远有着两辈子的经验,早在许久之前便在云州境内明里暗里投资了不少生意,他的情报网也遍及整个云州,弄来云州境内各处官员的消息并不是件太难的事。当然,骆怀远的眼光也不止放在这些官员身上,还有那些官位极低,甚至本身没有官位,只是充当一些庸官左右手的能吏。

是的,骆怀远打算去挖朝廷的大墙角。

反正封地官员调令皆由自己颁布,自己挖一个,朝廷便会补上一个。朝廷培养出来的系统的低层官员,总比骆怀远自己一个一个的去培养好。当然,这种人自是没有什么忠诚度与归属感,但是人总有*,满足他们的所想即好。这就是为什么骆怀远将主要目光放在了主簿及小吏一些人身上,因为对于不是科举出身的他们来说,想要上进极为难,云王能给他们机会,他们自然知晓效忠于谁。

这些说起来容易,办起来却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功的事。

在朝堂钦派的左长史孙士敏到达之前,骆怀远也不过将大架子搭了起来。

***

孙士敏乃潮州人士,现年五十有三,生性顽固不化,有‘老学究’、‘老酸儒’之别称。

这样一个人,自然不是什么懂得上进之人,若不然也不会被派往藩地任长史一职。

长史一职看似让各地藩王颇为头疼,其实官职并不大,也不过是正五品的衔。是典型的权利大官职小的位置,例如钱程奇乃是正四品的知府,只要他在云州境内为官,他便要受长史的钳制。

当然,这也仅指在云州境内,出了云州,鬼认识你长史是什么官位。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朝廷命官并不愿赴藩地就任,中间干系太多,并且有点在编制外的意味。幸好这长史乃是三年一任,倒也不用太过担忧。

孙士敏生性认真,来云州之前,便将长史应该行使的责任通通牢记于心。作为一个长史司的首要官员,其实他最主要的任务还是辅佐云王做一个让朝廷喜欢的好藩王。

什么才是让朝廷喜欢的好藩王呢?

这些孙士敏心中自然有一本帐。

也因此,孙士敏到达云州云王府之后,他所干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关心封地内的民生如何,赋税如何,而是关心云王的私人情况。

经过一系列了解之后,孙士敏开始不断出现在云王面前,提醒他衣裳穿着,提醒他出行仪仗不可招摇,甚至连骆怀远想在闲云殿之后盖一座花园,以备自己和王妃赏个景儿,他都要过问一二。声声句句都是不可如此招摇,此乃违制。

这些也就罢了,他还关心云王的私人生活状况,得知云王至今只有正妃一人,屡次劝谏云王要广置姬妾,这样才可为骆氏皇族增砖添瓦。

在旁人看来,这孙长史简直就是个脑抽,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偏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