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一切从篮球开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十八章 从三角战术到nohandcheck(2 / 4)

作品:《一切从篮球开始

以致于,没几个人愿意去练效率低下的三分,所以90年代的nba大家都驻扎在三分线内,禁区里更是跟下饺子一样。

而陆非之所以选择跑轰战术作为球队的战术,一是因为当时大学球队的防守强度还没有这么高,二是因为相比较其他战术,爱斯基摩犬队强大的后场更适合跑轰战术。

但是没想到,仅仅第三场常规赛,便遭遇了狙击。

陆非今天的手感的确很潮,很多该进的投篮都没进,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冈萨加的防守真的很烦人,他们的手无时无刻不搭在陆非的身上,让他根本很难快速摆脱,就算出手也总感觉有人在拽你裤子一样。

陆非不是那种死脑筋的人,他明白投不进不仅仅是身体原因或者投篮手感原因,还有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战术。

斗牛犬队的主教练巧妙的利用规则去干扰他们跑轰的效果。

所以他选择改成三角战术。

这种战术说白了就是落阵地战,用超级明星靠个人能力生吃你。所以三角进攻是公认的一种节奏慢效率低的进攻战术。想要靠它赢球,一需要你的超级巨星具有绝对的进攻能力,二需要你的球队能把对手防得比你效率更低。

当年公牛的三角战术基本是这样的:皮蓬高位控球,其他人落位,乔丹跑位要球。当乔丹形成一对一机会时,传给乔丹单打,由乔丹根据对手的防守态势,比如对位防守人特点、内线拥挤情况、包夹是否及时,选择突、投、传,其中又大概分为传给弱侧多打少,传给弱侧空切,传给皮蓬高位中路空切,传回皮蓬重新寻找机会等。当乔丹在无球时就遭到包夹时,其他球员由弱侧发动进攻多打少。

所以总能看到乔丹各种空切反跑绕掩护跟防守人贴身肉搏,就是为了接到球。

乔丹接到球后面临的防守是:对位防守人摁着他的腰,随时有人上来包夹,篮筐下里还站着对面长人等着盖帽。所以需要乔丹在接到球后,在对方包夹上来之前直接完成投篮:或者迅速摆脱防守人,根据禁区的拥堵情况选择急停投篮或者杀进禁区。而乔丹这种在阵地战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迅速摆脱防守人、急起急停寻找突破和投篮空间、以及之后的终结能力,强得有些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