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说他一边得意洋洋的笑起来,翻看着报纸上关于《救赎》的影评,颇为意动的叹了口气:“要不是电影正在忙后期,我也跟着塞勒斯那家伙一起去电影节了。”

对于电影人而言,一部好的又万分吸引人的电影值得抛下所有一切去看完。当然眼下这种急需要他把握剪辑的电影后期工作不算,现在这种工作是真的离不开人。

旁边与肯尼思导演合作过多次的后期剪辑师闻言,调侃一笑:“您老别这么挑剔,等后期制作剪辑完,就能去看了。”

“这不行。”肯尼思导演严肃摇头:“涉及原则问题坚决不行,虽然咱们这部电影不烧脑、不能让影评人歌功颂德,但至少要对得起付出的那么多美元以及拍摄队伍走了那么多个国家地区。”肯尼思导演目光随后往下看完了整片影评,更是对《救赎》很是蠢蠢欲动,以便让自己的助手记下来《救赎》什么时候全球上映的时间,一定要提醒他,一面啧啧感慨道:“伯特伦这家伙这几年拍的电影还真是一部比一部漂亮,更别提他挑选演员的眼光,还真是……”肯尼思导演思索片刻,给了一个精确的词语:“绝了!”

“可不是?”后期制作团队中的另一人一边看着电脑一边说道:“能从c国那么远的地方挖到安朵,还真是够气魄也够有毅力。当时听到他挑剔完了整个好莱坞的年轻女星,继而还在挑剔y国那边的女星的时候,我简直怀疑他这部电影到底还能不能正常开拍,没想到拍出来评价竟然这么好。”

“每个行业的成功者总是有那么几分偏执。”肯尼思导演总结:“正因为偏执和完美主义,所以才想要做得更好。”

“比如您?”有人笑着打趣。

肯尼思导演哈哈大笑:“比如我。”正因为完美主义和偏执,他大半年的事情用着折磨着剧组神经和身体的毅力前往各个国家各个危险地域拍摄。就比如伯特伦拍文艺片最注重演员的挑选,而拍这种大片,则是最注重画面感。当然现在很多电影的画面感都能用后期制作,但后期制作的效果到底有区别于真实存在的风景,所以他才特地花费了许多心里挑选出那些风景,特地搭建布景完成拍摄。

肯尼迪导演说话间再次放下报纸,看着电脑上正在制作的安朵的后期画面,再次得意的扬眉一笑:“果然好看。”无论是脸蛋还是演技、亦或者气势和漂亮的打斗招数。他盯着安朵的画面看了半响,摸着下巴思腹:“……或许可以给她的镜头剪辑稍微多一点?”

至少在安朵有了《救赎》这一部足够漂亮的成绩后,她也能拿作品说话。人气和实力都得到认可后,她继《救赎》后的第一部电影这个嘘头恐怕会吸引不少影迷走进影院。给她的画面稍微多一点,应该不会引起其他演员和公司那边的反弹。再加上她的拍摄画面实在是漂亮,多剪掉一个镜头都觉得让人心痛,在这种纠结情绪下。肯尼思导演到底拍板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