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我秦王也!(3 / 4)

作品:《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虎牢关地处要冲,北边是黄河,东边紧邻关隘的地方就是一条小河汜水,而南方则是鹊山。

也就是说,窦建德命令自己的大军在汜水对岸几乎是把每一寸土地全都给占上了,大军列阵,绵延不绝。

从事后来看,这显然是个白给的决策,但窦建德也并不是一个完全不知兵的人,他做出这个决定显然也有他的考量。

这其实是一种心理攻势。

其实这一仗如果把梁太宗换成另外其他的一个什么将领,就会发现窦建德的这个布阵并不一定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

在汜水对岸列阵、鼓行而进,做出即将大举攻城的架势,虽然谈不上什么特别优秀的方略,但在一般人看来,却也不算什么大错。

虎牢关易守难攻,贸然攻城如果久攻不克的话,梁太宗突然带着骑兵杀出,结果也还是一样的。

所以,窦建德并没有贸然攻城,而是在汜水对岸列阵。

一方面,双方隔着汜水,梁军想要打过来,就得先渡过汜水;另一方面,窦建德这边已经是成型的军阵,对方强行渡过河水冲击,不见得能占到什么优势,甚至可能陷入焦灼,反过来被窦建德给拖住。

所以,窦建德多半判断,秦王不会出战。

毕竟双方的人数是三千五百人对十万人,在窦建德看来,他输得起,但秦王输不起。

那么,如果将“秦王多半不会出战”这一点纳入考量的话,窦建德的这种列阵方式就可以给梁军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设想一下,你们只有三千五百人,虽然占据着虎牢关,但登高望远,只看到敌人的军队布满河岸,列阵鼓行而前,阵容整齐、军威大盛,而你方将领严令不得出战,只能在城上战战兢兢地看着……

这必然会对双方的士气有所影响。

如此一来,等窦建德率领夏军真正开始攻城时,就能够占据一定的优势。

只不过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秦王真的敢用三千五百人去冲十万大军。

而且是强行渡过汜水,去冲击已经列阵完成的十万大军!

从事后来看,秦王的这一手,属于神仙仗,一般将领别说打出来,连想都不敢想。

秦王先是坚壁不出,而后,在看到夏军的士兵因为天气炎热而纷纷坐地喝水之后,瞬间捕捉到稍纵即逝的战机,带领骑兵突然杀出!

而窦建德此时正在中军与诸将开会,直接被秦王带着骑兵冲到近前,仓皇逃跑,而夏军的战线就此土崩瓦解,十万大军被秦王追了三十里,窦建德也被生擒。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个时候夏军士兵敢坐地喝水?为什么窦建德敢在这个时间在中军大帐开会?

显然,他们都不认为秦王敢冲出来,甚至将“梁军会长时间在虎牢关中坚守、不会出来”这一点当成了必然发生的事实,所以才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只能说,窦建德的布置并无太多不妥,如果对方是个别人,他赢下来的概率还是挺大的。

或者就算不赢,至少也是双方在虎牢关前继续僵持下去,不会惨败,更不会全军覆没。

只可惜,对方并不是别人,而是秦王。

所以,就是这一个或许都称不上是破绽的破绽,被瞬间抓住,而后就是被追砍三十里。

……

在尝试着复盘了虎牢关之战之后,李鸿运对于梁太宗的挂逼属性,又有了新的认识。

如果总结起来,梁太宗作为千古帝王中最会打仗的皇帝,他的强大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后勤充足、将士用命。

梁太宗几乎从来不打无把握之仗,但凡他上前线,梁军必然粮草充足,所以,如果双方长时间对峙下去,那么先没粮草的一定是对方。

而且,梁太宗的个人魅力是很难想象的。他多次在战阵中杀入重围、救援各路大将,所以在将领中,都对他心服口服。至于那些小兵,他们都知道跟着秦王就不会输,所以也都愿意为秦王效死力。

所以,军队的后勤保障、组织度,在没开打之前,就天然拉满。

第二,以正合、以奇胜。

梁太宗从来不会犯错,也不会露出任何大的破绽给对方。凡是你看到的破绽,几乎全都是梁太宗设下的圈套和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