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逐鹿从战国开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柱石(2 / 3)

作品:《逐鹿从战国开始

杨乾打了个响指道“对也不对,你只是说对了一小部分。”

“一个商贾如果有钱会做什么?”

鲁道元说道“自然是增加货物品种,做大做强。”

“然后呢?”

“自然是买地喽!”

杨乾淡淡道。

“士大夫不屑于行商贾之事,自然需要有商贾依附于他们。”

“逐渐的就会形成一个以钱财,权利的利益链条,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兼并大量土地,土地多了,就会隐瞒劳力。”

“当一成都不到的人,拥有国家九成的土地会怎么样?”

四人摇摇头,这点问题已经超纲了。

鲁道元也是无奈,毕竟那次震慑商贾的手段,他没去,知道的不多。

很多商贾回来后,都三缄其口,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再说谁知道说出去会不会被武安君清算。

“土地兼会并导致财富分配不均,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富者阡陌成群,穷者无立锥之地。”

“到了那个时候,一个小事情,可能会引起全国佃农,百姓,黔首的暴动,如果在一些有心人的鼓动下,出点钱财,是不是有人会造反。”

“当全国一片狼烟的时候,如果外族入侵,你们说,会发生什么事情?”

四人倒吸一口冷气,鲁道元急忙问道。

“君上,那,那些黔首,佃农真的会造反吗?他们只是种地之人而已,虽然比我等商贾重要,可平日看起来,却不似会造反之人。”

杨乾摇摇头,显然这个话题太过高端,格局限制了这些人,鲁道元的态度也代表了所有普通商贾的态度。

“别觉得我危言耸听,现在的日子还算好,可外面的局势呢。”

“我将土地收归国有,自然是为了稳定国内局势,土地平均分给大家,还会拿出一部分奖励立功的将士,官员,当然,一些能工巧匠如果发明对国家有帮助的器械,我也会给予奖赏。”

“当这些人老去死了之后,土地又能回来,重新再分配下去,只要能保持土地国有制。”

“别的我不敢保障,但夏国的国运将会大大延长。”

“你现在,还打算把土地给我吗?”

杨乾一脸讥讽的看着鲁道元,这次的事情,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士农工商是这么排名了。

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柱石。

其实在一百多年前,人们并不会特别鄙视商人,并认为士农工商都是国家不可或缺的存在。

至于社会地位,那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也是从一百多年前,夏国变法之后,商贾的地位才逐渐下降。

但杨乾却对商贾非常警惕,甚至警惕之心还在匠人之上。

春秋时期,士人也可以兼职商人,并不像之后朝代那样,对商人有各种条条框框的规定。

比方孔子门下就有弟子经商,被人们称为“儒商”。

当然,根据《左传》中的——工商食官制度,官府掌控垄断商业,一般商人是没有自主经营权的,国家对这方面掌控力极强。

然而这种制度,主要为了世家贵族服务,随着时代变迁,这种制度被打破,私自经营的商人变多,从春秋晚期——战国时期,私商已经成为主体。

战国时期,也是因为大量的私商,让各个地方的经济相互流通,促进了经济繁荣,对社会带来极大的贡献,然而任何事情都是一体两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