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这是国术(2 / 2)

作品:《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虽然陈凡知道。

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并不受欢迎。

一众儒家代表人物,也没有得到太好的礼遇。

但这并不算什么。

儒家总结传承下来的思想,却是影响着中华几千年。

“那行,下面,在讲完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之后,我跟大家讲讲儒家。”

“凡哥,是讲孔子吗?”

“暂时不讲孔子。”

陈凡摇头。

虽然孔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甚至是儒家的最高圣人。

但儒家并不只有孔子。

“凡哥,不讲孔子,那讲谁?”

“孟子。”

“孟子是谁?”

“孟子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如果说孔子是儒家圣人,那么,孟子,他就号称亚圣。”

是的。

儒家当中。

要说最为有代表的,那就是孔子。

而除了孔子之外,那就是孟子。

为什么孟子的地位这么高?

那就是,孟子非常完美的继承与发展了孔子的儒学。

而且。

很多时候,陈凡更为喜欢孟子的思想。

“各位,大家还记得文天祥吗?”

突然。

陈凡问道。

“当然记得。”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怎么可能不记得呢。”

说到文天详,众人便无比的激动了。

他们记得当年陈凡在讲《正气歌》的时候,还是与一众粉丝坐在火车上讲的呢。

当时大家听到这一首《正气歌》,那可是激动的不行。

“不错,看来大家都记得文天祥,也记得我们天地之间的正气。正因为有这股正气,所以我们这个世界才能和平,正因为我们这个世界有这股正气,我们才有这么多姿多彩的世界。前一段时间,我讲了不少武术,也让大家跟着学习。但有的时候,我想说的是。武功可以练,但练到什么程度其实无所谓,我们未必要成为天下间的高手。但是,我们可以不成为天下间的高手,但我们却要拥有像文天祥这样的天地正气。可是,各位是否知道,这天地正气最早是出自于哪里吗?”

“出至于哪里?”

众人自然是不知道的。

陈凡再次说道:“这个天地正气,最早就出至于孟子。孟子曾经与公孙丑对话,公孙丑问孟子,你最为擅长的是什么。孟子就回答说,我最为擅长的是养浩然之气。这股浩然之气,就是天地之间的正气。公孙丑又问,什么才叫浩然之气呢?孟子就说,他很难说得明白。这股浩然之气,是最为宏大,也是最为刚强的。用正义去培养他,那他就可以充满天地之间,无所不在。”

事实上。

天文祥的正气歌,也正是继承了孟子的浩然之气。

“原来文天祥先生所说的正气来源于孟子。”

“果然,我们的思想是传承下来的。”

“凡哥,您跟我们再说说孟子。”

虽说最近一段时间,陈凡在讲武术。

不过武术这种东西,也不是谁人都能练得牛逼。

但是。

思想境界,对于世界的认知,那就是所有人都必需加强的。

我善养浩然之气的孟子一出。

虽然陈凡还没有讲孟子的一些什么事迹,但却已经无比的吸引了众人。

对于众人的期待,陈凡继续说道:“孟子是战国时期邹国人,大概在山东境内。孟子的祖上是鲁国人,后来有一支衰落下来,于是就迁到了邹国。很小的时候,孟子的父亲就去世了,他由母亲抚养。在孟子渐渐长大,孟子与一些孩童竟然玩起了祭拜,办理丧事之类的游戏。这是因为孟子当时居住的地方离坟墓群很近,不少大型的丧事都会在这里举行。受此影响,一众小孩子就自然的学会了。孟母一想,觉这里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就将家搬到了一个集市旁。”

“集市旁没有坟墓,孟子与小孩子也不再玩办理丧事的游戏。但集市里经常吵闹,而且动不动就杀牲口。孟子有样学样,于是也学着做买卖,以及屠杀牲口等一些事情。孟母一看,这个地方也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她又决定换一个地方。这一次,孟母选到了一处学宫旁边。因为居住的地方是在学宫,受此影响,孟子变得有礼有节,也很喜欢读书。看到如此,孟母这才满意,说道,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直到孟子长大,他很快成为了一位博学多才的青年。这个故事,就叫做孟母三迁。”

可怜天下父母心。

一则孟母三迁的故事,一下子让众人深切的想到对于孩子的教育。

不过。

孟母对于孟子的教育并不仅仅是这。

接着,陈凡又说道:“虽然孟母一心想教育好孩子,为了让孟子好好学习,先后搬家三次。可是,小孩子总是爱玩,孟子也一样。有一次,孟子又是玩了一天,然后回到家。正在织布的孟母看到孟子回来,也没有打骂他。然后孟问就问孟子,读书学习为了什么?孟子就回答说,为了自己。孟母听完,直接就用剪刀一把将织布机上的布给剪断。接着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就像我剪断这一些布一样。这一些布明明就快要织好了,可是,因为这把剪刀,这块布就浪费了。如果你还继续玩耍,那么,你就将像这一块没有织好的布,永远也无法成材。孟子听完,知道母亲的良苦用心,于是再也不去玩耍,发奋读书。”

不得不说。

孟母三迁以及孟母断机这两个故事,千百年来,不知道影响了多少家长。

很多一些家长虽然也不见得有好的条件,但为了孩子,都是用尽各种方法,希望孩子成材。

“所以,在孟母的优秀抚养下,孟子不但孝顺有方,而且还博学多才。同时,因为长年读圣贤书,这也培养了孟子优良的品德。曾经,有人对正义与生死进行了讨论。我们现在也可以进行一次讨论,正义与生死,哪个重要?”

这个问题一下子让直播间炸开了锅。

“我觉得当然是生命更为重要,没有了生命,要正义做什么?”

“我也觉得,生命是最宝贵的,任何东西都无法超过生命。”

“虽然我觉得有的时候正义也很重要,但,如果是我,我会选择生命。”

当然。

其实很多时候大家也明白。

很多一些先贤也崇尚正义。

不少先贤认为,正义超过生命。

但是。

一众先贤的理解并没有真正打动众人。

而孟子。

就在正义与生死之间,做出了令一个让大家无比之佩服,也是影响无比深远的选择。

陈凡说道:“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但是,大家知道孟子是怎么选择的吗?”

不待众人回答。

陈凡站了起来,慷慨高歌:“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死与正义之间,两者不可兼得。

那么。

如何做出选择呢?

舍生而取义,这便是孟子的回答。

同时。

这样的回答,也鼓舞了中华几千年。

不管是哪个朝代。

因为孟子这一句话,总有一些人站了起来。

他们不是不怕死。

他们也不是不想生。

但是。

在他们知道两者不可兼得的时候,他们就会舍生取义。

而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

这才让中华能够长存几千年。

哪怕有的时候到了最为危险,最为至暗的时候,我们的民族仍不会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