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魏晋干饭人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055章祸乱之根(2 / 4)

作品:《魏晋干饭人

李雄认真的点头,“朕早有此意,原先不过是想等蜀地更安稳一些,孩子们也更成熟一点。如今却是等不及了。”

范长生便拱手道:“臣,遵旨!”

于是,第二天朝会上,李雄便正式提出立侄子李班为太子。

群臣一听,纷纷上书劝诫,认为李雄有这么多儿子,不应该从侄子里选继承人,应该把太子之位交给他的儿子们,否则,王朝将来会生混乱。

李雄不听,坚持要立李班,“当初起兵,本不希求帝王基业,不过适逢大乱,生灵涂炭,这才群情举兵起义,而各位推举我处于王公以上,这份功劳本是先帝的。”

李雄自立为帝以后就把他爹追为皇帝了。

“家兄是嫡亲血统,大祚应归他继承,他明智聪睿,又恢弘而懿美,降生于尘世,本是领了上天旨意而来,只是大事垂成,死于战场。”李雄伤感道:“李班资质上佳,性情仁厚,又孝顺好学,承其父美质,必成大器。”

话是这样说,但朝臣们不觉得这个主意好啊,尤其是李骧和司徒王达,跪在地上把头磕得哐哐响,“陛下慎重啊,先王树立太子是为防止篡位夺权,吴子和宋宣公的前车之鉴在前,侄子再像儿子,哪里比得上真儿子呢?恳请陛下深思!”

但李雄早深思过了,坚持要立,群臣拗不过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下旨。

在驿站里的赵信听到这个消息,握着茶杯呆立半天,回过神来后低下头看着手中的茶水,感叹道:“成王为何昏头?专诸刺王僚的前车之鉴在,他没读过《战国策》,难道朝中诸臣也都没读过吗?”

候在一旁的亲兵努力的想了想后道:“使臣,我刚学完第九十八个字,也没读过《战国策》,不过我大约知道成王为何立侄子,不立他的儿子。”

赵信:“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