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态度必须强硬(2 / 3)

作品:《吕布:我夫人来自两千年后

第二是赋,也就是人口税,这个名目就多了,其一是算赋,年龄15-56岁要出赋钱,每人120钱为“一算”, 正常每人每年缴纳一算,然而商人、奴婢或超过十五岁还未出嫁的女子,算赋要翻倍甚至翻数倍。

其二是口赋,7-14岁,每人20钱,皇帝缺钱的时候也会把年龄调低,目前官府规定的口赋年龄是一岁到十四岁。

20钱看似很少,然而汉代钱价贵重,百姓的负担实在很重,因为这一赋税制度,许多穷人家连孩子都生不起,为逃避税费,或隐瞒人口,或溺死女童。

其三是更赋,即每年服兵役、徭役的钱,不想去服役可以用钱代替。

另外还有户赋,每户二百钱,供封地的封君列侯享用,不直接列为国家财政收入。

除了田租和赋,另有名目繁多的工商和山木产品杂税,更有黑心官吏私加赋税,这其中便有田租损耗的加成,具体加多少都是地方官自己说了算。

繁重的赋税制度下,即便是太平日子,百姓也只能勉强饿不死,一旦遇到天灾**就是倾家荡产,卖田卖儿,每一次天灾过后便是世族吸纳土地人口的大好机会。

除了这些被动吸纳的百姓,还有很多实在活不下的百姓和小地主会主动依附于世族豪强以逃避繁重赋税徭役,只要把收成上交一部分给所依附的大族,余下便都是自己的,当然这上交的数目比交给国家的要少一些,然而这样也只能维持着让他们苟活下去而已。

而在某种极端情况下,你便是想做徒附都做不得,只能赌上一切去做流民做匪寇。

世族豪强隐匿土地、隐匿人口,逃避算赋、口赋,一次次土地兼并和吸附人口,导致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少,东汉末年才会变成一个地方富得流油,中央却穷得叮当响的局面,汉灵帝才会想到卖官鬻爵,从世族手里扣出钱。

并州经匈奴、黑山、白波各种造乱,人口流失严重,土地被大量荒废,留下来的世族豪强结成一个利益团体,除了经济上几乎控制着并州,这些利益团体也具备有一定的武装军事实力,甚至于可能有一部分人同黑山军勾连,才能在吕布带兵去洛阳后,依然顽强的留存下来。

当然,这其中有当初聚义寨的帮忙,然而他们自己具备武装力量也是毋庸置疑的,便是王家,除了阿茉土楼的部曲,王盖、王凌也训养了一批部曲。

不过这点力量在吕布这支正规军面前是没任何反抗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