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古玩之金瞳鉴宝 / 章节正文阅读

第049章 砚台再现(2 / 4)

作品:《古玩之金瞳鉴宝

因为宣炉是铜的,还是黄铜!

有人会说铜这种东西又不易损坏,砸都砸不烂,怎么可能没有传世品?

既然古代瓷器,古代名画,古代家具都保存下来了,为什么一个铜炉却没有真品呢?这不合常理啊!

问题是宣炉吃亏就吃亏在这铜质上了。

铜这种材质确实比瓷器与木头结实的多,保存个几百上千年跟玩一样。

但实际上,宣德炉却不一定比瓷器、字画、家具等容易保存,因为铜在古代就是钱。

盛世古董,乱世黄金。

比如在明末或者清末,人穷疯了管你什么宣炉不宣炉?

稀有不稀有?

珍贵不珍贵?

全给你融了铸钱。

这就导致宣炉的保存极其困难,它还不如个瓷器呢,瓷器换不了钱还能当个咸菜缸子用。

沈愈摇摇头:“这铜炉着实是真假难辨啊!”

手里这尊宣炉到底是真是假,沈愈真的不知道。

开玩笑,多少收藏大家都鉴定不了的物件,他一个无名小卒怎么可能鉴定的出来?

宣炉这玩意,从明代就开始仿造,具体造了多少没人清楚。

有传说宣宗后期工部那些制造宣德炉的原班人马也直接撸起袖子开始仿造,造成现在的宣炉真假难辨。

这一点基本可以断定是真的。

但现在流行的什么明宣宗工部侍郎或者工部尚书吴邦佐造宣炉的说法就有点经不起推敲了。

因为明宣宗时的工部尚书叫做吴中,他的字叫思正,也不是邦佐。

吴中,字思正,因功累迁至右都御史,永乐五年,改工部尚书,后被罢官,仁宗即位,出之,复其官,兼詹事,加太子少保。

此人在明代是四朝元老,从永乐五年为工部尚书起,浮浮沉沉,历任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工部尚书。

根本就没有吴邦佐这个人,纯属虚构。

一直到民国,仿造宣炉的就没断过,可以这么说,民间各种叫宣德炉的铜炉不计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