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麻烦来了(1 / 1)
作品:《奋斗在沙俄》阿列克谢的态度变化充分说明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原理。以前的阿列克谢是多么单纯老实的孩子啊,不说跟列昂尼德一样圣人,至少对于皇室尤其是皇帝和皇储还是有点莫名的愚忠,觉得为皇室效劳就算马革裹尸也是一种荣幸。
而跟李骁混了这些日子之后,这小脑瓜就开始活泛起来了,皇室的地位在他心中已经大大下降了,再也没有无条件侍奉的念头,转变为可以为皇室效劳,但得看看是否值得。
这就很关键了,可以说阿列克谢从皇储的奴隶变成了有自己思维的正常人。所以哪怕是遇上了亚历山大皇储的示好,他也得多想几个为什么,生怕是给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那还不简单,”李骁笑了笑回答道:“还不是见你成了瓦拉几亚总督,赶紧想办法拉拢你呗!”
阿列克谢也觉得是这个原因,前脚尼古拉一世才任命他做瓦拉几亚总督,后脚亚历山大皇储就找上门示好,你告诉他这是皇储礼贤下士?那才是扯淡呢!
反正这只能骗鬼,至少现在的阿列克谢是不信的,不得不说亚历山大皇储的做法让他对现实有了更深的感触,曾几何时他上赶着去巴结亚历山大皇储人家还瞧不上,现在他一朝受宠爱理不理的皇储就主动前来顾茅庐,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阿列克谢是有点意兴阑珊的,觉得真心是有点没意思,不过嘛!没意思归没意思,这并不代表他会拒绝亚历山大皇储的拉拢,毕竟他现在确确实实想要做一番事业了。而想要在俄国做事业那必须得跟沙皇和皇储打好关系。
所以他现在更关心的是:“这是否说明陛下对改革的态度有了转变,如果陛下那边没有转变,皇储殿下是绝不会这么主动示好于我的!”
这个分析还是靠谱的,只不过李骁觉得阿列克谢的判断还是太过于乐观和武断,并不能因为亚历山大皇储的示好就推断尼古拉一世对改革有了改观,这么推断的话很容易一头掉坑里。
他想了想回答道:“不能这么说,亚历山大皇储的态度转变更多的是因为您被任命为总督,而您之所以被任命为总督,恐怕并不是因为陛下对改革的态度变化了!”
阿列克谢立刻点了点头,确实,他之所以被任命为瓦拉几亚总督,并不是尼古拉一世想要在瓦拉几亚搞改革试点,而是尼古拉一世觉得他来当总督比小阿德勒贝格靠谱。人家是从稳定统治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好不好。
但李骁却又道:“但是亚历山大皇储示好您,不排除他是对改革派的态度又转变!”
这立刻给阿列克谢绕晕了,他想不明白这是什么逻辑关系!
李骁笑着解释道:“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你以前说亚历山大皇储对改革派是一点儿都不欣赏,而你这个小改革派哪怕是当上了总督恐怕也没有分量大到需要他那么重视的地步吧?”
稍微一顿,他笑道:“所以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改变了他对改革派的看法,然后您又是最近风头最盛的改革派,很有可能他是准备千金买马骨了!”
阿里克谢听得一愣一愣的?半晌才回过神来?有点激动地问道:“您是说皇储他改变了对改革派的看法,开始倾向于……”
不等他说完?李骁却直接打断道:“伙计?你想得有点太多了……我那位堂兄恐怕不是倾向于改革,而是开始有点喜欢你们这些改革派了!”
阿里克谢有点迷糊了?因为李骁的话他怎么都听不懂,不喜欢改革?却喜欢想要改革的人?这是什么鬼?
其实这真不是李骁故意说绕口令,而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原因就在于这件事的始末伊戈尔来信都跟他讲清楚了,说明了是罗斯托夫采夫伯爵在其中做了一番工作?成功地忽悠住了亚历山大皇储?现在那位伯爵希望他告诉阿列克谢利用好这次机会,设法引起亚历山大皇储的重视,为改革派在朝中争取更多更关键的位置,以便为将来做打算。
实话实说,这个情况让李骁是有点愣神的?他不明白罗斯托夫采夫伯爵究竟是打得什么盘算,如果不是伊戈尔一再告诉他伯爵很可靠不会坑阿列克谢?他是断然不会让阿列克谢掺和这些破事的。
如今伊戈尔强力作保,而那位伯爵又有点神通广大?最关键这确实是个机会,所以李骁才不得不绕一个大圈子告诉阿列克谢这个事儿能干?但又小心翼翼地提醒他必须多留一个心眼?你说他容易么!
“喜欢改革派的人?可能是因为改革派的人能做事能帮他解决麻烦,也可能是因为陛下不是那么厌恶你们,让他觉得可以从你们这边争取一些额外支持,当然还有可能是你说的开始倾向于改革,只不过这种可能性实在是……”
实在是什么就没有必要说完了,因为阿列克谢完全懂的,很显然李骁的意思是亚历山大皇储就算想亲近改革派也不是因为他忽然想通了,觉得只有改革才能救俄国或者只有改革才能让自己未来当皇帝变得更伟大什么的。恐怕只是这位皇储觉得改革派是可以利用的,那就利用一下喽。
这个答案其实并不能让阿列克谢意外或者失望,因为这个答案才更加真实,就俄国这个政治环境,哪怕是改革派本身也不奢求沙皇或者皇储能有觉悟觉得改革才能拯救或者让俄国变得更好。只求能被沙皇或者皇储利用一下,让他们有机会做点事情,不至于被彻底地遗忘永远消失在政治舞台上就够了。
而且对阿列克谢来说,这种互相利用的关系也让他更轻松。他父亲当年为改革倾尽所有,可最后的结果却让人无言地心寒,他真心不希望自己努力了那么久投入了全部之后,最后还是跟父亲一样的结果。还不如那多少钱办多少事,当成买卖干来得心安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