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相遇(1 / 4)

作品:《八零农家致富日常

没想到熬了两个通宵做实验,醒来后,居然成了一个知青。

这是七十年代末期,她是从魔都来到晋南的。

能够重活一次,小慧很庆幸,而且,重生于这个年头,小慧也很满意,她愿意体验一把知青生活,但也不想吃很多苦,一两年就足够了。

就在这一年的年末,国家会恢复高考。作为被后世高考摧残过的人,于小慧对高考是又爱又恨,若是没有高考,就没有她后来重本生的身份,就没有那么好的工作,可是高中的日子,真的很累。

后世的人都知道,七七年和七八年的高考题目很简单,谁不羡慕那几届的大学生,人生那个美好,不是企业高管,就是zhengfu高官或者专家教授。

没想到,自己有幸成为这样的人,小慧在方城县招待所的床上睁开眼,好好地伸了个懒腰,兴致勃勃地起床洗漱,然后,来到各公社接知青的地方。

“余乡余乡,鱼米之乡,有鱼有米,吃喝不愁。”

“咱们余乡,南接山,北靠川,同蒲铁路中间穿,还有省级公路,四通八达。”

“余乡春天来了花满山,秋季庄稼大丰产,一年四季风雨顺,瓜甜果香又新鲜,咱们夏天有西瓜、甜瓜、杏子、李子、桃子,秋天还有柿子、枣子、梨子、核桃、板栗……”

一个个子很高、身材魁梧的大汉,正大着嗓门跟身边一群知青说话,院子里的知青一个个的猛咽口水,生活在这物质十分缺乏的年代,那些好吃的,实在太令人向往。

其他各公社的干部,都被他气势压制,几乎所有的知青的第一反应,就是去他那里报到。

小慧打听了一下,就欣喜地跑过去,自己恰好就分在这个余乡公社,实在是幸运啊,尽管说,苦难是成长的磨刀石,可小慧还是不想吃那么多苦,再说,有那么多绿色无污染的瓜果蔬菜可吃,这日子,哈哈。

余乡公社的书记梁明,就是那个大汉,一点也不像个深沉稳重的干部,却如集市上的莽汉,他看了小慧的介绍信,又看了看小慧那又瘦又小的身板,大手一挥:“你去知青办那里报到,就说,我们余乡不接收。”

“啊?为什么?”不等小慧多言,就有别的知青过来,把她挤到了一边。

小慧气恼地想推开自己身前的几个大个子,无奈人小力薄,眼看着自己和梁明的距离越来越大,心知想要去余乡已经不可能,小慧气得连连跺脚,却无可奈何。

怎么办?虽然一年多的时间很快,可也得有个吃饭的地方吧?小慧被这迎头一棒打蒙了。

“梁明也太过分了,这么赤裸裸地把人赶走,哼!他想把包袱甩给谁?”

距离梁明不远的一个干部,气哼哼地嘀咕。

看到招待所住的知青三五成群地跟着接知青的干部走了,小慧心里暗暗着急,她心里隐隐觉得,被留下肯定不是好事。

可是,她又瘦又矮,显然不是个能干农活的,乃是刚才那个干部嘴里的“包袱”,谁肯要她?

小慧在招待所的院子里转了一圈,看到一个干部模样的人,面容比较和善,就走过去:“书记伯伯,我虽然没多少力气,可我会修电机、农机也凑合能修修,请你收下我吧。”

那干部狐疑地看着小慧。

“我物理很好的,以前也跟着老师修过电机,做电工我也可以。”

“潜水泵会不会修?”

“会,会!”小慧连连点头。

“若要不会,我可是会将你退回知青办的,知道不?”

“知道了,我真的会。”

虽然前世没有从事自己所学的机电专业,但作为学霸一枚,修个电机什么的,小慧自忖还是没问题。

“好吧,你去收拾东西,半小时在这里集合。”

“呼——”小慧长出一口气,终于有个吃饭的地方了。

从县城到青山公社,是坐着一辆四轮拖拉机去的。

小慧坐在行李上,双手紧紧抓着拖拉机车厢,还有三个同行的男知青,一个叫赵建国,一个王海涛,还有一个叫季建波,看着她惧怕的模样,都忍不住露出几分嘲弄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