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不二[四大美人] / 章节正文阅读

24、第二十四章 绝色、失色、变色(1 / 3)

作品:《不二[四大美人]

事到如今,还能怎样?人都已经到了,除了继续装病,宋辞也没有别的选择了。好在之前已经装了很久,现在宋辞只要闭着眼睛,装昏迷就行了。

耳边传来吱呀开门的声音,宋辞有些恍惚。当初她来的时候,似乎就是这么个情形。不知道什么时候,她才能离开这个时代。她到底还能不能回到自己的时代?

“西施姑娘病情到底如何?”

“禀大王,西施姑娘已经昏迷了很久了。君夫人为西施姑娘请了很多大夫,都不见效。恐怕……”

“竟然已经如此严重了?”

“来给西施姑娘看病的大夫,都说对西施姑娘的病无能为力。臣等也无能为力了。”

宋辞一边闭眼,一边听着他们的对话。

其实,宋辞说是装病,实际上只是装昏迷而已。那些大夫来了,给她把脉以后。不高明的,什么都看不出来。高明的,能看出西施先天患有心疾。不过即便能看出来,他们也治不好。宋辞也知道,这毛病应该是治不好的。如果在她的时代,也许还有治,现在就没什么期望了。

屋内的人交谈几句后,就离开了。

等他们走后,宋辞睁开眼睛。来吴国以后,她有大部分时间在装病。这其中有几次,也不是装的,是真犯了病。宋辞最担心的,就是西施这幅身体,不知道还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宋辞曾经想过,逃出去以后,要不要去四处求医。看看能不能找到,医术高明的大夫,能够延缓一下这幅身体的寿命。宋辞能够想到的,生在这个时代的名医,就只有扁鹊一个。可惜宋辞来得太晚了,扁鹊在十来年前,就已经去世了。想要找他看病,是没可能的了。

思来想去,宋辞就决定,尽人事听天命。只要能逃出去,就尽量去找医生。如果不能治好,也已经尽力了,没什么好后悔的。

现在,一切峰回路转,局势不利于她。即便宋辞再怎么乐观,也不免有些心浮气躁。她努力了那么久,意外接二连三地出现。总在她要成功的时候,跳出来阻拦她,叫她怎么不生气?

生气归生气,宋辞还记得要保持冷静。在这种局势之下,要是头脑发热,就前功尽弃了。现在,夫差意外的生病了,宋辞必须搞清情况,到底夫差的病情如何?要是夫差病得不轻,那齐国和吴国的战争必然打不起来。要是他只是小病,以夫差的性格,一定会等病好之后再次出征。

毕竟,前期工作已经做了那么久。整个吴国能拿出来的东西,都被夫差全搬了出来。搞那么大的动作,最后却不打了,这个脸夫差怎么丢得起?

还有勾践和范蠡那里,也很需要关注。现在他们离得太近了,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宋辞很容易受到牵连。虽然她相信,勾践和范蠡也不会那么愚蠢,在吴国都城中弄什么花样。但是,意外接二连三出现,也保不准哪一天,勾践就脑袋发热,做出了什么惊人之举。现在他们可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她可不想被勾践害死。

事到如今,再在床上躺着,不出去打听消息,宋辞实在忍不了。白天她不能出去,晚上大家都睡了,她去哪里打听消息?

宋辞绞尽脑汁,最后决定去伯嚭那家伙的家里看看。伯嚭是夫差的宠臣。因为有夫差,没什么大本事的伯嚭,才能在吴国享尽荣华富贵。要是夫差出了什么大问题,伯嚭也会跟着完蛋。他绝对是都城之中,最关心夫差身体健康的人之一。要是夫差病情真的严重,伯嚭能够在家中安睡才是怪事。

只要去伯嚭家,看看他的反应,怎么着也能知道一些夫差的情况。伯嚭的家,可比王宫守卫松懈多了。

入夜之后,宋辞就又悄悄跑出越国使馆,朝伯嚭的家跑去。

伯嚭的家,离那个倒霉太卜的家不远。那一带,是吴国官员们居住的地方,也有许多王族的亲戚住在那里。那里的守卫,比都城中的其他地方要严密一些。不过,只要摸清守卫的巡防规律,要避开他们还是比较容易的。

说起来,在一堆吴国高官中,相国伍子胥就显得格格不入。他并没有居住在官员们聚集的区域,而是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周围有很多平民百姓居住的地方。

宋辞熟门熟路地,在官员居住区行走着,很快就到了伯嚭的家。这个时代的建筑水平,比后世差了很多。即便是像伯嚭这样的宠臣,他居住的地方,在宋辞看来,不过也就是大一些的土房子。和那些高楼大厦比起来,实在是不值一提。

到了伯嚭家门外,宋辞隐约看到,里面还有灯光亮起。她心头一紧,现在已经是大半夜了,伯嚭还没睡觉。难道夫差的病真的比较严重?

宋辞没有翻|墙进去,她绕着伯嚭家的围墙走着。绕了一圈,基本上摸清了墙内的布局,宋辞才选了一个风险最低的地方翻进去。翻进去以后,宋辞小心观察着周围的实物,发现这里原来是伯嚭家的厨房。说是厨房,实际上就是一个有土灶台的地方。

宋辞摸过去查看。灶台里还有强烈的余温,说明灶台熄火还不久。宋辞又去查看厨房里的其他物品,还有些吃剩的肉糜放在木板上。肉糜有一些凝固,基本上没什么温度了。

这么晚了还有心情吃东西,这伯嚭的心情并不是很差。想到这里,宋辞也稍微放下心来。看来,夫差的病不是什么大问题。要是他真的病重了,伯嚭才没有什么心情,大半夜吃宵夜了。

查看完厨房后,宋辞没有继续往里面走。她悄无声息地翻出墙去,离开了伯嚭的家。然后,宋辞又跑去了另一个地方。

夜深人静,都城中大部分人都已经入眠。但是有一部分人,在这个时候正精神奕奕地干活。这其中就有为王宫运送,日常必需品的人员。比如送水、菜蔬之类的,还有从王宫内把各类垃圾运出来的人。只有他们在夜里辛勤工作,才能保证那些贵人们白天醒来,能够享受各种美酒美食。

这些人也大致居住在一个区域内。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他们在夜晚会发出许多声音。要是住在别的区域,周围的住户,自然不能容忍在夜深人静之时,还来扰他们清梦的人。

到了上夜班的人们居住的地方,宋辞就更加小心翼翼了。这里人多口杂,大意不得。不过,宋辞也不用担心,这个地方实际上和白天的街市差不多。人声喧哗,十分热闹,大家都在干自己的活。只要宋辞不跑出去,表演行为艺术。其他人注意她的概率,不会太大。

宋辞身上现在穿的,不是什么电视剧里的夜行衣。她换上了吴国老百姓穿的最普通的衣服,还在自己的脸上,进行了一定的化妆。让自己看起来脸色蜡黄,营养不良。她还在自己脸上点了许多,类似于痣和胎记的东西。让人一看她,就不想在她脸上停留。

可以说,即便现在宋辞大摇大摆地走出去。正在忙碌的人们,也不会感到惊奇。像宋辞这样打扮的人,在吴国都城中比比皆是。谁愿意盯着一个十分常见的人看个不停?

到了这里后,宋辞就藏在一个隐秘的角落,悄悄听着周围人的对话。想要打听消息,这里实在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无论是哪个时代,人们都对八卦十分感兴趣。像这样的地方,就是人们谈论八卦的好去除。

藏好之后,宋辞凝神细听。

在这个比菜市场还热闹的地方里,人们都在各自交流着感兴趣的话题。有的人谈论的话题,彼此相差十万八千里。

“我说老吴,最近你拉的恭桶,比之前多了很多,是不是宫中的贵人们最近都在拉稀?”

“这个鹿肉你不送进去吗?平日里,这个是最受欢迎的。”

“越国进贡来的稻米越来越少了,是不是大王不爱吃越国的米了?”

“前些日子,鲁国使者进贡了许多葛根。这玩意吴国多的是,他们大老远送过来干什么?”

“天快亮了,你快些手脚,不然赶不及去送水了。”

“这些栗米是专门给大王新养的仙鹤准备的食物,千万不能撒了。”

“王后娘娘,正等着这些上的纱做帷幔呢。”

……

宋辞偷听了很久。拜这些八卦的人所赐,她现在对吴国王宫里,哪个贵人喜欢什么,谁和谁不对付。哪个国家产的什么东西最好,夫差出恭的次数等等,有用的没用的,奇奇怪怪的信息了解了一大堆。从这一堆奇怪的信息里面,宋辞删删减减,得出了一个结论:宫内一切如常。夫差只不过吃得少一点,拉得频繁一点。其他供应还是照旧,看来夫差并没有什么大问题。

收获到这些消息之后,宋辞心满意足地回去了。她已经可以确定,齐国和吴国的战争只是耽误一段时间,并不会终止。只要等上一段时间,等夫差好了后,他一定会带兵出征的。自己的计划,并没有受太大影响。得出了这些结论后,宋辞这才放下心来。已经有太多意外来打扰她的计划了,她可不想再出什么幺蛾子。

宋辞等啊等,觉得过了很久很久。夫差再次出征的消息,才传遍整个都城。直到夫差带的军队,已经走了很远了,宋辞才松了一口气,总算没有再出什么问题了。

于是,她立刻开始执行自己的装死计划。

等去送别吴国军队的越国使团,从姑苏城外回来后。越国使团的人惊奇地发现,西施姑娘的病情,又有了新的发展。她的身上开始出现奇奇怪怪的斑点。

越国使馆的人立刻去请大夫来。那个大夫来了之后,并没有看出什么问题,开了几味草药后就离开了。听见那个医生的话,宋辞心中暗骂庸医误人。越国使团的人,显然和宋辞有同样的想法。这么诡异的斑点,说是没有问题,他们也不信。

于是,使馆的人又请了其他大夫来。也有大夫和之前的那个大夫,持相同的看法。有的则说,宋辞的病状是受邪气入侵,邪气在皮下堆积,才形成了奇怪的斑点。

总之,来了一拨又一拨医生,谁也没有发现宋辞身上的斑点非同一般。十分挫败的宋辞决定再接再厉,一点点扩大着自己身上的斑点。

又过了几天,宋辞身上的斑点渐渐扩大。而且颜色也由最初的暗红色,逐渐变成青色,还有一部分接近乌黑。这可吓坏了越国使团的人们,他们火急火燎地去找大夫。

之前的那些大夫,已经被他们找来过很多次。每次都是看宋辞,每次都没有什么结果,药也没作用。那些大夫中有大部分,都不愿意再来了。治来治去都没有好转,这样的病人,只会砸他们的招牌,坏他们的名声。既然治不好,就不治了。

于是,请不到这些大夫,越国使团的人只好再去找其他的。之前他们请的都是,都城中比较著名的大夫。来来回回折腾下来,能够请的大夫他们都请了。现在已经到了,没有大夫可以请的地步了。

宋辞继续发力。又过了一些日子,她身上已经出现了大面积乌黑的色块,全身的肌肤基本上已经,没有看起来正常的地方了。

此时,越国使团的人这才发现,宋辞这次的症状和以往非常不同。这症状看起来,更像是染了瘟疫的人,身上会出现的症状。越国之前曾经闹过大的瘟疫,越国使团中也有亲身经历过瘟疫的人。瘟疫是何等的恐怖,没有谁比亲身经历过的人更清楚。如果,西施得的真是瘟疫,那情况就真的糟糕透了。

怎么办?

越国使团的人坐在一起,心中又是恐慌,又是着急。勾践夫人和越国太子走后,越国使团就由常年驻扎在吴国都城中的使者王云负责。王云担任使者多年,常年在吴国和越国之间来回奔走,勾践也很信任他。

出了这样的事情,越国使团的人六神无主,个个都望着王云,等着他来决断。

“不管西施姑娘是不是得了瘟疫,这件事情绝对不能让吴国的人知道。否则,我们全部都得死。”王云一脸凝重地说道。

王云并不是虚言恫吓。瘟疫的可怕谁都知道,如果让人知道越国使馆里面有人得了瘟疫。那里面的人,绝对会被当作都得了瘟疫,没人会给他们活命的机会。

“可是纸包不住火,这么大的事情我们怎么瞒得了?之前我们请了那么多医者来看过,如果他们说出去,被人知道,我们也是只有死路一条。”一个越国使者说道。

“事到如今,我们只有一个选择,尽快把西施姑娘送出姑苏城。”

“可是,西施姑娘是来……我们根本没理由把她送出去。”

“西施姑娘活着的时候,我们当然没有理由让她离开姑苏城。但是,如果西施姑娘不幸去世,就没理由不让西施姑娘回自己的国家了。”

“您是说……”

听完这话,其他人都看着王云。灯火之下,平日那张看起来老成持重的脸,竟有几分狰狞恐怖。众人不由得吓得浑身一抖,打了个激灵。

“西施姑娘病重已久,我们尽心竭力四处求医,最后还是没能挽救西施姑娘,只能将她的遗体送回越国安葬。身为越国使者,这是我们能够做的最后一件事情。”王云的声音越发平静。

“可是,她、她得了瘟疫……”

“放心,不用我们动手,也不用靠近她。把门锁起来关上几天,西施姑娘自然会不幸香消玉殒。我们只要准备好席子,到时候连同棉被一起裹起来,装到棺材里。送出城外,再放把火把棺材烧掉,就一了百了了。之后,我们再找一具尸体,慢慢送回越国。送回去后,尸体早就腐烂了,谁还能认出她是谁?”

王云的话说完,所有人都不说话,房间里静得可怕。

“要生还是要死?你们自己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