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长平长平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23章 归咸阳(2 / 3)

作品:《长平长平

不过,进入函谷关后,王稽的心情也不轻松。虽然诸多迹象都表明,秦王可能只会对自己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象征性地惩罚一番,但如果秦王不这样呢?自己应该如何辩白才能打消秦王的怒气,而体会到自己的苦心和忠心呢?王稽小心地向廷尉试探秦王的心思,廷尉只是回答道:王通秦律,明事理,必能秉公办理,让王稽不必忧虑,只要如实陈述实情即可。王稽对廷尉的话深以为然。他在秦王身边多年,秦王历来对许多劣行都秉承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几乎没有处分过什么大臣……除了白起!他太不给秦王面子了!对,只要自己给足秦王面子,秦王一定会对自己网开一面……不,自己并没有犯错,只是事急从权,秦王一定能够体会自己的苦心,不加追究。

王稽就这样一会儿喜,一会儿忧,搞得自己一会儿冷,一会儿热,烦恼不已。

到了函谷关,廷尉亲自写了一封公文,上报咸阳,告知自己已经查明,河东守王稽私通诸侯是实,现已将王稽带到函谷关,请示进一步行动。于是一行人在函谷关尉家里一处僻静的庭院中住了下来。函谷尉每天奉献酒肉,不曾稍缓。

五天后,咸阳教令到达,令河东守王稽先往相府述职!

咸阳的这条教令,让王稽彻底放下了包袱。他几乎都忘记了,秦相应侯张禄与自己交情非浅,甚至可以说,张禄有今天这个地位,还多亏他的举荐。那时,为了举荐张禄,他可是没少费心思!把自己交给相府处理,不用说,一定是让张禄给自己开一条出路!

接到指令,廷尉向王稽道了贺,自己带着廷尉府的史、掾先行离开。——他们接到的教令是和王稽一起回廷尉府交令。

第二天,王稽和廷尉等一行换了朝服,仍由剑士护卫着,乘车前往渭水河边,再换官船前往咸阳。廷尉与王稽同乘一船,船上打着旗号,让诸船回避。廷尉府的史、掾另乘一船,剑士们与廷尉、王稽在一条船上,两条官船一程程行进,于两天后午时到达咸阳。到了渭桥驿,一行下了船,廷尉有廷尉府的人前来迎接,王稽则有相府的人来迎接。剑士们完成了护卫的任务,自行回营。

王稽到达相府,由原穰侯府的兵曹,现任相府兵曹接着,在相府报道。兵曹给王稽登好记,请王稽回家等候召见。行前,兵曹悄声地对王稽道:”愿稽守细思所述之事,必要详备,无可遗也。“王稽拱手相谢,问道:”君侯其安否?“

兵曹道:”犹在章台,未得归也。河东势急,王与相寝食难安,皆望守而得一断。“

王稽道:”臣久在边僻,未知天下之势……“

兵曹不等他说完,即道:”秦屡经战,虽皆胜,其力弊甚。今关中自保且不睱,无力他顾。故欲守能献河东自保之策。……守离家三载,家人悬望,未可与臣絮言,可即归家,拜亲及安幼!“王稽叙礼而辞,径直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