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长平长平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02章 少上诸邑(2 / 5)

作品:《长平长平

三名公乘一致认为,仅凭上党这一万五千人,在没有任何后勤保障的前提下,企图拖住晋楚联军近二十万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提议蒙骜上报咸阳,应准备退出上党,进入河东,参加河东保卫战。具体的办法,一种意见认为,应全力留守端氏,如果联军来攻打,则不予坚守,而是一步步退往河东,但撤退的过程伺机给予敌军以打击,并为河东动员军队,争取时间。到达河东后,可以从河东获得补给,恢复战斗力,重新作战。另一种意见认为,应在高都附近活动,相机退往河内南阳。因为大家对河内南阳的民情不报希望,多数认为还是退往河东,最为稳妥。

但蒙骜不同意,他道:“臣为上党守。守者,守也。但得残躯,必立于上党也。上党但有军一万五千,而少邑民,是以忧也。今惟端氏有邑民千户,未足养军;高都有邑民万户,而陷敌手。今所急者,在得新邑,而夺其民也。少水诸邑,久不服秦,虽纳粮赋税,终未归化。秦失上党,而少水诸邑复叛为赵。今若取之,据山川之利,利于攻守。”

一名公乘道:“少水诸邑久不服化,盖以山川远隔,势难及也。但贡粮草而已。非不欲取也,力所不及也。昔上党数万众,力犹不及,今才万人,何以攻之?”

蒙骜道:“昔者,秦有上党,据长子、襄垣、黎、潞诸城,此皆肥美之地,而力不能耕。故不取也,恐空耗人力。今则不然,吾军势穷,无处安身,自当取之,以为安身之本。此时势异也,非可执一端。”

另一名公乘道:“臣闻少水诸邑,多则千余户,少则数百户,取之则无利,攻之则危。愿慎之!”

蒙骜道:“彼居少水之上,河流四达,加以险阻,易守而难攻。彼邑才千户,取之不难;而吾以千余卒守之,必能固也。据此而四达,东可至上党,南可救端氏,道山而西,可至河东。诚四战之地,取之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