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长平长平 / 章节正文阅读

第97章 祭天受地(2 / 2)

作品:《长平长平

太仆再唱道:”奠!“

子楚下到第一层台基,从张禄手中接过一片简牍,高声诵道:”惟王五十一年,周献其土及民,王其受之。天地山川,其共祐之!“台下百官再呼”万岁“!

子楚再到火堆前,将手中的简牍投入火中,并悄悄地将玉璧拨到一旁。火焰再腾。

太仆唱道:”复献!“

子楚再将一爵酒浇入火中,火焰再次腾起。子楚又将案几上的几片简牍扔入火中。即从案上取下一块硕大的玉璧,高举在手中,站在火堆旁,面向东方而立。

腾腾的火焰渐渐熄灭,而一缕阳光从东边的山头照射出来,阳光和火光交相辉映,让高举着玉璧的子楚看上去神圣而光明。台下百官再度高呼”万岁“!

太阳渐渐升起,火堆渐渐熄灭,终于阳光洒满了子楚全身,而那块玉璧也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柔和的光芒。

太仆高叫道:”天降祥瑞,秦周合一!“

子楚高举着双手,已经不知道酸胀。他头昏脑胀,全凭着仅有的一丝毅力坚持着。终于,他看到太仆满脸激动地冲上天坛,对子楚一拜。子楚已经放不下自己的胳膊。他惟恐一不小心,把玉璧摔了,小声道:”卿自取其璧!“

太仆会意,立即站起,从子楚手中取下玉璧。子楚这才敢把已经失去知觉的双臂放下。

祭天之后,咸阳城中开始流传一段预言:一百二十年前,周太史儋曾经出使秦国,对当时的秦君献公道:”周故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岁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出。“如果以秦被周平王产为诸侯那一年为”周与秦别“,那么”别五百岁复合“正应在今年!那么从今年往后只十七年,秦将再出一名霸王,独霸天下!太史是记录历史的官员,精通天文地理,能掐会算,他的预言已经应验了前一句,后一句也必然会应验。联系到子楚在祭天时应现的祥瑞,大家普遍认为,青春正富的子楚,正是那位命应在天的”霸王“。

几天后,秦王于章台宫召见西周公,册封西周公为周君,将西周公晋献的玉圭归还给他,还封给他一束茅和一抔土,象征着周君从秦王手中受封周地!第二天,相府任命南阳尉叶掾为周尉。发关中刑徒五百人,由剑士一百人统领,护卫周君到任。

蔡泽因为说周来降有功,以客卿封纲成君。

就在咸阳城热热闹闹地接受周国土地时,魏、韩、楚联军已经取道临虑,经羊肠坂道进入上党。

探知十余万联军进入上党,据守长平的上党守蒙骜飞报咸阳。

蒙骜在长平留下五千人,五千人守高都,而以一万人守端氏。虽说蒙骜手中有两万人,但这却是秦在上党的全部邑民,也就是说,除了这两万人,上党已经没有其他人,这两万人实际上要把他们的主要精力放在生产上。去年春天,赵军占领上党,并与秦军达成互不侵犯的默契,双方在上党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农业生产中。这一年,双方的粮食都获得了不错的收成。但由于赵军人数多,所占地盘广,赵军的收获远远多于秦军。

秋收以后,上党的赵军开始更替,不断有人从邯郸开来,有人从上党离开。蒙骜虽然想监视其动静,但苦于人手不足,五千士卒九成要从事粮食生产,能够抽调的士卒不过五百人。高都和端氏也都有这个问题。想从河东抽调人手,上党的经济条件又不允许,承载不起大批军队。在经过三个月的调整,上党的力量得到极大充实,蒙骜毫无办法。赵军没有乘机进攻长平,蒙骜就应该感到满足了。

过了赵历新年,一支四五万人的赵军擦着长平的边缘,进入莽莽大山。蒙骜派人追踪其动向,访得原来在太行山的这一方向有一条峡谷通往山外,山处的关隘被称为“孟门”,这条道也因此得名孟门陉。由于赵军完全封闭了道路,出山后道路通往何处打探不清。

十几天后,这支部队狼狈退回,看上去打了一个大败仗,损失不小,几乎一半人带伤,伤员在山道上延伸出十几里长。蒙骜要准备春耕,没有采取行动。

进入四月,种子已经撒下去了,上党突然出现大批军队,据哨探的士卒报告,不下十万人,而且不是赵军,听口音、看服饰,应该以魏军为主,间杂着韩军和楚军。这些军队毫不掩饰地在上党各城周围安营下寨,哨探暗中清点,竟然不下二百个营栅,十万多人。又过了几天,复有十万赵军从邯郸赶来,并运来大批粮草。二十多万人,粮草充足,显然不会是在此屯扎,而是准备进行一场大战。这场大战的对象,显然不限于只有区区二万之众的上党,很可能包括河东,甚至更远的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