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长平长平 / 章节正文阅读

第45章 整军与备战(2 / 4)

作品:《长平长平

按常规,每百人配辎车一乘,载三日食。但上党是山地,辎车无法通行,只能靠人力运输,所以每天每营都派五十名士兵前往粮仓运粮。每人一石,正好一营五十石。但改为半食后,一营只有三十石。长平的军营早就知道这些,每天每营只派三十人;新到的邯郸兵不知情,五千人派了五百人过来只挑三百石,领队的感到无法交差,加之性情孤傲,所以起了争执。

赵括就让领队的那人缚于军仓营前示众,自己带着运输队和军官一起同往军营。

赵括一行自从进入长平,一直和廉颇在一起,还不知道自己的营地在何处。跟着运输队走,才来到自己的营地。粮仓在第二和第三道山脚之间的谷地中。谷地有水,是屯兵的好去处,是赵军的主要驻扎地。相比之下,第一、第二山脚之间的谷地狭小许多。而且南边是赵军的主要防御方向,兵力雄厚。粮仓位置靠南,正是为了方便各营取食。

驻于谷地的部队主要是丹水沿线的防御部队和支援部队,经常会有战斗任务。作战后的当天晚上,享受“足食”的待遇,也常常落到他们身上。相比之下,驻守石城的赵军则通常只能是半食,勉强维持生命活动。赵括带来的军营正在石城背后的山谷中,不仅没有战斗,连防御任务都没有。

赵括带人进入军营,先下令全军集合。赵括登上一处高台,慷慨陈词道:“适者,运粮都尉为军所斩!何也?与军争也!与军争何斩?违军令也!众人当知,今日入军营,军令如山。何者?与贼半,要在一心;而一众心者,军令也。但违军令,是有二心;军有二心,必败!军败则吾等皆无所归也!身首异处,血流成河,成他乡之鬼!孤魂游荡,不得血食!若得破贼者,必一其心,一其志,目注旌旗,耳闻金鼓,身随口令,同起同坐,乃可得也!但有参差,则无幸也。”

赵括略喘一口气,问道:“今者,汝众安营之时,前山鼓响,汝闻之乎?“

众人皆应道:”闻之!“

赵括道:”吾于彼时,乃至前山,亲见秦军攻吾营垒。旌旗严整,部伍整齐,起落行住,皆如一人。彼敌若此,吾当胜之!但有二心者,是吾仇也,众弃之!”

众赵军一齐只呼道:“弃之,弃之!”

赵括复道:“夜来,吾营中炊烟袅袅,而观秦营,烟火皆无?何者?秦人但以糇粮数口食之,闻一月不过十斤,犹不足斗,而战竟日不休。吾之战者,日得斗食;无战者,亦得五升。此天渊也!众当记邯郸运粮之艰难,以供吾长平,至今犹未至也!汝等于饥荒之中,日得三升,犹未可也,而况五升乎!终日劳于田亩,而终年无饱食。今无战而得食五升,德何盛也!吾当谨记!”

全体赵军以足顿地,以示同意。

赵括道:“长平之粮来自何处?邯郸也!邯郸之粮来自何处?皆吾父兄口中食也!父兄欲吾等保其家国,乃舍其食食吾,解其衣衣吾。吾宁负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