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教化(3 / 4)

作品:《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其中含磷量比较多的话,低温性能就很差了,偏偏国内的诸多铁矿里,本身就含磷比较多,因此很多厂家做出来的钢材料其实低温性能很渣水……

此外,如果是含硫比较多的话,那么高温性能又不乍地,温度一高就会变得非常的脆弱。

这具体到武器上也是如此,比如说在北方严寒地区使用的武器装备,对低温性能就要求比较高,含磷量要低到一定的程度,要不然的话,在动不动零下二三十度的北方地区作战,刀具盔甲枪炮什么的一敲就碎岂不是很尴尬……

而十五年式马刀的低温性能就非常不错,人家是专门针对低温环境下进行了优化,下了大力气降低含磷量的。

因此这种马刀很受骑兵部队的好评,目前已经取代了早期的五年式马刀成为了楚军骑兵的制式骑兵刀。

擅长不同领域的武器研发也不是陕甘武器公司才有的情况,其他武器公司也有这种情况。

就和两广武器公司,他们在抗腐蚀领域以及山地作战的武器领域上有着非常突出的优势。

其生产的十五年式燧发枪专注于沿海、热带地区使用,其枪管对比陆军标准版略短一些,拥有优秀的抗腐蚀性能。

因此十五年式燧发枪已经成为了海军陆战队以及海军水兵们的标准配发火枪,此外南洋各地驻军的陆军部队也广泛装备使用。

这种燧发枪和十三年式燧发枪外观差不多,乃是从十三年式燧发枪里改进而来。

而十三年式燧发枪,也是目前大楚帝国里的主力火枪,同时也是其他多种改进火枪的原始型号。

十三年式燧发枪,其标准型乃皇家理工学院以及枪械研究苏等研发机构共同研发,五大武器公司都可以获得专利以及相关的技术资料进行生产。

这种燧发枪是大楚帝国里第一种拥有高击发率的燧发枪,其性能非常优秀,击发率远远超过火绳枪。

一经面世就成为了大楚帝国陆军的标准步枪,生产量非常大,目前五大武器公司总计生产了至少八十多万支,覆盖了大部分陆军主力部队,即甲等师以及乙等师。

此外还有各大武器公司根据十三年式燧发枪改进研发的子型号,比如十五年式燧发枪,这是以十三年式燧发枪为基础,针对沿海以及热带作战需求进行了针对性改进的热带型步枪。

还有河北武器公司研发的十四年式骑兵燧发枪,也是根据十三年式燧发枪改进的。

其实十三年式燧发枪,除了陆军标准型号外,也有骑兵使用的短管型号,即十三年式骑兵火枪。

但是并不受骑兵的欢迎,因为十三年式骑兵火枪其枪管非常短,本意是为了让骑兵们方便在马背上直接装填并开枪……

但是,大楚帝国的骑兵们,现在可不会在马背上使用燧发枪……他们要么下马列阵步战,要么直接挥着马刀冲上去……

你研发一种在马背上开枪的骑兵火枪,人家骑兵都懒得搭理你!

针对这种情况,河北武器公司研发了枪管虽然对比陆军款枪管短一些,但是对比十三年式骑兵款要更长的骑兵型号……就这么一个小改动,就获得了骑兵的欢迎。

其枪管对比基本款略短,可以让骑兵们携带骑马行军,但是也不至于太短,免的下马列阵作战的时候射程、威力的时候吃亏。

为了在拼刺刀的时候不吃亏,还特地配发了一种更长的枪刺。

所以,楚军骑兵里的十四年式骑兵燧发枪,配发的并不是刺刀,而是枪刺。

说白了,这就是一款可以骑马背着走,然后下马使用的常规步枪,对比陆军基本型就是枪管稍微短了一些,但是如果加上延长的枪刺,其总长度和陆军基本款没啥区别!

人家骑兵,就是把这玩意当陆军基本款使用,然后玩线列作战的,从没考虑过在马背上使用这种火枪!

目前来说,光是十三年式系列的燧发枪,楚军里就大规模装备了三种,分别是十三年式陆军款燧发枪,十四年式骑兵款燧发枪,十五年式热带款燧发枪。

这三款火枪同出一源,枪机结构几乎一摸一样,不同的是枪管长度、加工工艺、配发的刺刀/枪刺等。

这说的还仅仅是十三年式系列燧发枪……实际上大楚帝国陆海军以及近卫军里,装备的火枪可不止十三年式系列。

已经停产,但是还没有退役,依旧在部分乙等师以及守备丙等师里服役的二年式燧发枪的后续各种改进型还有好几十万支呢。

二年式燧发枪的各种改进型号更多,更复杂,军方陆续装备了十多种二年式燧发枪的改进型,还在服役的也有四种。

其后期改进型号,尤其是经过了枪机改造的后期改进型号还是挺靠谱的,击发率不会比十三年式燧发枪差多少。

光是步兵所用的主力火枪,目前就有两大系列,子型号七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