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风向变了(3 / 4)

作品:《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但这只局限普通职务,而行政管理岗位的话,那么后续也可以直接调任去当其他官方机构的官员,比如某官办初等中学的校长,调任某府礼教处处长这些。

而皇家理工学院的师生品级,也是属于这种,普通学生乃至普通老师的时候自然没啥用,但是担任行政岗位后,那么后续也是可以转任其他机构官员的。

一个正三品的系副主任,能无障碍调往各司担任司长;从二品的主任能直接调任各部侍郎或巡抚。

院长和各部尚书平级!

当然了,暂时来说,皇家理工学院里还没有出现过这种事,因为在罗志学看来,寻常的官员一抓一堆,但是研究人员可就少了……他一般都是采取更极端的方式让他们安心科研。

比如提高薪资待遇,三天两头以皇室的名义进行赏赐,从宅院再到穿着再到安保人员等等,全都安排的妥妥当当的,然后荣誉也不会少,只要做出研究成果来就封爵,给上密折的权限,给时常接见的权限,然后给其母亲,妻子等也册封浩命等等。

逢年过节了,王皇后出面邀请他们的家眷入宫看戏游玩之类的。

总之,能给的罗志学基本都舍得给。

而在封建王朝里,其实一个臣子的地位重要与否,和其是否担任某个职务也没什么关系,而是看他们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如何。

皇家理工学院的几个主要研究人员,他们在罗志学心中的地位,可比什么尚书重要多了。

如此情况下,皇家理工学院里的这些师生们,其实际政治地位是很高的。

因为罗志学足够重视!

同样因为罗志学重视科学,除了皇家理工学院外,实际上其他的普通研究人员,他们的社会地位乃至政治地位都是比较高的。

工业部里的所有正三品以上的官员,清一色都是技术出身,哪怕懂得不多,但是多少都懂得技术。

一点技术都不懂的官员,是没办法在工业部里爬起来的。

他们,也成为大楚帝国里比较特殊的技术官僚,他们不是华夏历史上最早的技术官僚,但绝对是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技术官僚。

而且他们的影响还在持续增加!

就在罗志学结束了皇家理工学院的视察后,在第二天的御前参务会议上,罗志学正式批准了设立工商部的计划。

按照计划,将会把工业部里的众多部门,主要是涉及到管理行业的部门全部移交给新成立的工商部,工业部后续将会演变为纯粹的官办企业管理机构。

而工商业的管理职能,则是移交给工商部,这样也就避免了以往工业部自己管自己的尴尬情况。

比如钢铁司,他们即负责管理全国钢铁行业,包括各民营钢铁公司,同时还直接负责管理官办的众多钢铁公司的直接运营……这即是管理者,又是市场参与者。

早些年的时候因为大楚帝国规模不大,所以为了方便直接把工商事务一股脑全部集中到了工业部里,即直接投资运营各行各业,也出台各项管理办法,引导扶持各行各业的发展。

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已经不能继续这么下去了,因此经过了数月的论证后,罗志学最终批准了拆分工业部,设立工商部的决定。

新成立的工商部,将会全面负责国内工商业的发展事宜,这个新成立的机构因为带有浓郁的技术特性,要扶持引导各行各业规范发展,这不懂技术自然不行……所以这个新成立的机构里的官员,大多也是技术出身的官僚。

技术官僚,在大楚帝国里的中高层里,占据的地位非但没有随着帝国的统一而减弱,反而是在持续提升。

这是罗志学所乐于看见,甚至是他故意推动的。

当官不是知道各种大道理就行的,还得具备一些科学常识不是,要不然很容易忽略基本的科学客观规律,做出来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来。

只是罗志学也没有想到,工商部刚成立呢,直接就把刀子捅在了老东家工业部上……直接出台了好几条规划安全生产,尤其是矿务安全生产的条例,并要求不达标的企业立即改进,否则重罚云云……

而大楚帝国里的矿务企业,基本都是工业部所属的官办企业为主……民间的极少且不成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