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蜀汉之庄稼汉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064章 余波(四)(2 / 4)

作品:《蜀汉之庄稼汉

顾雍看到皇帝这个神色,岂有不怀疑之理?

“陛下,两国出兵之事,兹事体大,大吴这些年来,年年出兵北上,已是到了国乏民疲之际,不可不慎。”

自迁都这么多年来,陛下年年有出兵北上之意,偏偏每一次都是徒劳无功。

正所为兵马一动,钱粮无数。

这么多的钱粮,最后大部分还不是摊派到江东的各家头上?

大伙出了这么多的钱粮,又没捞到什么好处,难免热情不再。

再说了,现在天下三分,大吴独占其一,也不算太差了。

缓上几年,让百姓休养生息,恢复过来以后再谈北伐之事不好吗?

顾雍这个话,虽说是有私心,但更多的,也是秉公直言,老成谋国。

他自当了这个丞相以来,常常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

所以他深知,吴国这几年来,铸了这么多大钱,民间早就有怨言传出。

只是他的这番话听在孙权耳里,却是让皇帝别有一番滋味。

因为陆逊劝说孙权暂缓北伐的说法,也正是说百姓堪重负,与顾雍所言不谋而合。

吴郡四姓,顾、陆、朱、张四大家族,顾家与陆逊,一内一外,一文一武,皆是大吴最顶尖的重臣。

偏偏两人相隔千里,却说出同样的话来反对北伐,实是让孙权很难不往其它方向去想:

你们这些江东大姓,莫不成私下里早就达了某种不可告人的协议了?

一念至此,孙权的脸色就是有些难看。

只是他长了一脸的大胡子,遮住了大半个脸。

再加上坐的又是主位,顾雍坐在下边,远远的也看得不太清楚,所以没有注意到。

想起汉国的丞相,人家不但没有阻止北伐,而且还亲自领军北伐,甚至病逝在北伐途中。

孙大帝就觉得更不是滋味了。

心里这么想着,孙权却是做出受教的模样:

“丞相所言甚是,出兵之事,吾自会好好再思虑一番。关于汉国丞相病逝之事,丞相觉得,吴汉两国之间,可会有什么变数?”

顾雍捋了捋胡须,沉吟着说道:

“若论起协助陛下治理国政,老臣自知无不言,但若论起吴汉两国邦交,无人能过上大将军者。”

“陛下与其听老臣愚见,不若派人前往武昌,垂询上大将军,看看上大将军意见如何?”

孙权闻言,脸色再次一僵。

“丞相自己都说了,乃是协助朕治理国政,这两国邦交之事,亦算得上是国政,丞相难道就真没有一点想法吗?”

顾雍听到孙大帝连“朕”都说出来了,知道陛下今日是一定要自己给个说法。

当下无奈,只得说道:

“陛下但有所问,老臣岂敢不言?”

“丞相请说。”

“老臣曾闻,刘玄德殁后,蜀地上下,皆是惶恐不安,汉国丞相曾前往锦城外庄子,见一少年。”

“那少年向汉国丞相提出北拒魏贼,东和大吴,南定蛮夷之策,彼时有不少人皆是不解。”

“甚至有人直言那少年不过是巧言令色之辈,幸好汉国丞相不听流言,坚持派使者向东。”

“这才有了后来汉吴互尊帝号,共誓伐贼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