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横跨亚欧、昙花一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元帝国(2 / 4)

作品:《超值金版-中国历史1000问

当然,在这场疯狂的盗墓中,杨琏真珈大发横财,得到走马乌玉笔箱、真珠戏马鞍、交加百齿梳、香骨案、伏虎枕、穿云琴、金猫睛、龙肝石、绿玉磬等稀世宝物。

南宋皇帝的遗骨被弃置荒野,这在南宋遗民中激起极大的愤慨。

后来,杨琏真珈令人将这些遗骨草草收敛,和牛马枯骼埋在一处,并在上面建宝塔一座,名为镇南塔。

杨琏真珈的胡作非为连元朝中的一些官员也看不下去,当杨琏真珈的靠山桑哥事败被处死后,朝中许多人弹劾杨琏真珈,但在忽必烈看来,毁掉几个亡国帝王的陵墓算不上什么大事。

杨琏真珈强掘宋陵,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贪欲,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他对南人的极端仇恨。

《文献通考》是一部怎样的古籍?

《文献通考》是宋末元初的进步史学家马端临编写的,它共有348卷,记载了从上古起到南宋宁宗时代为止有关历代典章制度的变化。

《文献通考》共二十四考,包括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金籴、士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舆地、四裔。

《文献通考》把“田赋考”放在首位,这很能显示马端临的见解。

马端临生活在宋末元初的历史大变动时期,他通过文献的综罗,来思考历史的兴衰。

《文献通考》也是两宋三部通史巨制(另两部是司马光《资治通鉴》、郑樵《通志》)之一,与《通志》、杜佑的《通典》一起合称为“三通”。

中国的戏剧鼻祖是谁?

关汉卿,元代著名的戏剧家,其创作的戏剧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之父”莎士比亚。

关汉卿一生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

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皆是他的代表作。

关汉卿的晚年,正遇上了阿合马、桑歌等奸臣擅权作恶。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关汉卿拿起笔,创作了惊天动地的《窦娥冤》。

在这部杂剧中,从小被卖作童养媳的窦娥遭到恶棍张驴儿父子和贪官的勾结陷害,含冤屈死,最后托梦给做了官的父亲,才得以平冤昭雪。

关汉卿通过《窦娥冤》一剧,猛烈地抨击了当时的黑暗社会和邪恶势力。

《窦娥冤》是我国古代“四大悲剧”之一,对当时、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元太子真金为什么会轻易丧命?

公元1283年,忽必烈册封比他小很多岁的南必为皇后。

老夫少妻,忽必烈渐渐感觉有些体力不支,于是依赖皇后干预朝政,这引起诸多大臣的不满。

一位不要命的大臣竟然上书忽必烈,希望他退位,将皇位禅让给太子真金。

尽管御史台都事玉昔贴木儿和中书右丞相安童商量将奏本压下,但此事到底让忽必烈知道了。

忽必烈闻之大怒,立刻将那个大臣革职查办,但他却没有难为安童和玉昔贴木儿。

回到后宫,忽必烈思忖良久,下令召太子进宫。

太子真金明知“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就战战兢兢地进宫面圣了。

见了随从自己南征北战的爱子,忽必烈不知是一时冲动,还是出于真心,竟对真金说:“真金,父皇老了,有些体力不支,今后就将皇位禅让给你,如何?”

真金一听,双腿一软,跪下颤声说:“儿臣不敢有非份之想……”“哎--”忽必烈不等他说完就插话道,“这怎么算非份之想啊,这位子早晚还不是你的?

我还能把它带到棺材里去?”

“儿臣从未这样想过,求父皇开恩,废掉儿臣这个太子吧!”

真金听了忽必烈的话,更加大惊失色,口不择言,竟请求忽必烈废去自己的太子头衔。

忽必烈见他如此,良久,叹了口气,摇头道:“你去吧--”

真金回到家里,觉得父皇的意思是让自己死,有了这个想法,再加上心病重重,最后竟真的死了。

黄道婆在什么方面享有盛誉?

黄道婆,生于南宋末年淳祐年间,约1245年,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徐汇区东湾村)人。

黄道婆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在生活的重压下,十二三岁就被卖给人家当童养媳。

白天她下地干活,晚上她织布到深夜,还要遭受公婆、丈夫的非人虐待。

沉重的苦难摧残着她,也磨炼了她。

有一次,黄道婆被公婆、丈夫一顿毒打后,又被关在柴房不准吃饭,也不准睡觉。

她再也忍受不了这种非人的折磨,决心逃出去另寻生路。

半夜,她在房顶上掏洞逃了出来,躲在一条停泊在黄浦江边的海船上,后来就随船到了海南岛的崖州,即现在的海南崖县。

在帝制社会,一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年轻妇女只身流落异乡,人生地疏,无依无靠,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但淳朴热情的黎族同胞十分同情黄道婆的不幸遭遇,接受了她,让她有了安身之所,并且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还把他们的纺织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

当时黎族人民的棉纺织技术比较先进,黄道婆聪明勤奋,虚心向黎族同胞学习纺织技术,并且融合黎汉两族人民的纺织技术的长处,逐渐成为一个出色的纺织能手,在当地大受欢迎,和黎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在黎族地区生活了将近三十年,但黄道婆始终怀念自己的故乡。

元朝元贞年间,约1295年,她从崖州返回故乡,回到了乌泥泾。

黄道婆重回故乡时,植棉业已经在长江流域大大普及,但纺织技术还很落后。

黄道婆根据自己几十年丰富的纺织经验,与当地群众一起,对当地落后的纺织技术和工具作了大胆改革。

经过黄道婆改进推广的“擀、弹、纺、织之具”,在当时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黄道婆的改革最关键的是纺车的改进,她创制的纺车是可以同时纺三根纱的脚踏纺车,比以前使用的一个纺锭的手摇车速度快、效率高。

此外,黄道婆还改进和提高了整丝和织布工艺的质量,使当地人民能用纱线织出各种色彩的棉布,其绚丽灿烂的程度能与丝绸相媲美。

王祯在农学和机械设计上有哪些成就?

王祯,字伯善,东平(今山东东平)人,生卒年代不详。

现在有史可查的是他从公元1295年起做过六年的旌德(在今安徽)县尹,并于公元1300年调任永丰(今江西广丰)县尹。

王祯撰写的《农书》分为3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农桑通诀”,包括农业史和主要耕作技术,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农业的各方面问题,并且对南北农事进行了分析比较;第二部分是“百谷谱”,分别介绍了各种谷物、蔬菜、瓜果、竹木、麻、棉、茶等农作物的起源、性能和栽培方法;第三部分是“农器图谱”,主要介绍农业生产工具、农业器械,绘图280多幅,并附有简要的文字说明,介绍这些农器的构造、来源、演变和用法。

王祯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农学家,还是杰出的机械制造设计家。

他将一些失传已久的古代机械恢复了原貌并加以改进运用,还设计了多种农业和手工业用的机械。

他的最大贡献是改进了活字印刷技术--用木活字代替毕升的胶泥活字,他还独具匠心地创造了“转轮拣字盘”,极大地提高了排字的速度。

《农书》中有关印刷技术的篇章,是印刷技术乃至中国科技史上的珍贵文献。

谁号称元曲“状元”?

马致远,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大都人,晚号“东篱”。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有治国安邦的政治抱负,但一直没能实现,在经过了20年漂泊生涯之后,他终于看透了人生的宠辱,于是产生了退隐山林的念头,晚年过着“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

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加入过“书会”,与当时文士王伯成、李时中及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

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有“曲状元”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