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盗墓贼的后路(2 / 2)

作品:《我的系统不正经

首先是正隆元宝共13枚,钱文真书。

数量最多的是大定通宝,共43枚,钱文瘦金书。

钱背穿上或有纪年字样“申”“酉”等,或穿下有◎形标记。

本来陈文哲以为他这一次发现的元代大墓之中,也就这些古钱。

这点数量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当然,这些古钱跟他发现的那座唐代大墓中的钱山,根本没法比。

但是,有就比没有好。

更何况,最后他还看到了有人起了私心,自己还藏起来了一些古钱币。

也许是知道不可能带出那座大墓,所以这批古钱就藏在那座大墓的一处墓壁夹缝之中。

陈文哲最先看到的是27枚元代钱币,钱文有真书、蒙古八思巴文。

也许是认为这种钱币之前,所以特意藏起来的吧?

其中大元通宝共12枚,均为八思巴文折十钱,光背。

八思巴文通宝钱,是由蒙元贵族入主中原建立起来的王朝铸造。

初年曾禁用铜钱,行使纸币,直至武宗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之后,才开始恢复铸币。

至大三年先后铸有汉文“至大通宝”、“至大元宝”小平、折二钱,汉文“大元通宝”小平、当十钱,以及蒙古八思巴文“大元通宝”当十钱。

其中以蒙元八思巴文“大元通宝”钱最具特色,是原汁原味的“土特产”。

该钱直径厘米,厚厘米,重21克,每枚当小平钱十文。

读法顺序是上、下、左、右,与一般古钱读法不同。

此钱“大元通宝”四字系蒙古八思巴文,这是由雪区喇嘛教萨迦派首领八思巴,用古藏文增损变形而创制的一种蒙元新字,属于拼音文字。

1269年由忽必烈下诏颁行天下,成为元代的法定文字,与汉字及其他各种文字并用。

由于年久湮没,蒙古八思巴文“大元通宝”钱今存世不多。

存世不多,自然就意味着价格昂贵。

普通元代八思巴文的大元通宝,怎么也能卖个十几万。

最便宜的、最普通的十三四万,稍微好点的十五六万。

有着纪念意义,像是八思巴文完好的完美级大元通宝,价格都超过三十万。

如果是鎏金月牙背的大元通宝,怎么也能卖个四五十万。

很显然,藏起这些元代古钱的人,应该是懂行的。

不说其他,只是他藏起来的这十二枚大元通宝,按照最低价格也值上百万。

更何况还有其他的元代铜币,比如至大通宝共13枚。

这些铜钱均为真书小平钱,价值也不低,特别是折二钱。

至大通宝是元武宗海山,在至大三至四年铸行。

钱文楷书直读,有平钱、折二、折三等。

这种铜钱边廓峻深,光背无文居多,有背云纹,有背星、月。

至大通宝小平较多见,市场价格在200元左右,但是折二少见,一般估价在5~10万元。

陈文哲看到的这十三枚,品相都十分完好,难得的是全都是折二。

这种品相的折二价值达不到十万一枚,怎么也能够买八九万一枚。

这些钱要慢慢的出手,又是百多万。

十几枚铜钱装在身上,真的很不起眼。

所以,藏古钱的家伙,绝对的是懂行的,他在给自己留后路。

最起码犯事了之后,跑路之时拿着这些不起眼的古钱,很容易换到大笔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