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南镜收尾(1 / 2)
作品:《假太子替身 [穿书]》这一天容铮和李琴说了很多东西,关于怎么立商法限制垄断,怎么让钱在市场流通?
她说的那些都是比较正面向的东西。其余的并没有怎么教,而且短短的时间里也交不了太多。
容铮启程回去的最后一天,她特地到燕军在南峰山建好的烈士碑,亲自给那些牺牲的将士烧了一炷香,并且她还规定在南镜开的学堂,统一将七月一日定为南镜的烈士日。
这里面还人道主义地埋了辽军的尸体,辽军的人死的比燕军多,如果不好好处理肯定在之后的时间里给燕辽两军制造摩擦。
不过,这一切已经有了个交代。
容铮和李琴已经联手将所有的罪过都推给了大王子李凯,并且还是尊称那些牺牲的辽军为一句勇士,只不过这些死掉的辽军比较惨,由于辽军没有统计他们的名字,所以只能做成一块公墓挤在一起,不像燕军那样每个人都有名字,每个人都刻着来自哪里,然后每年还有单属于这些烈士的纪念日。
到时候南镜的孩童们会给这些烈士们扫墓,缅怀他们,并传承这些烈士为大燕挺身而出的精神。
容铮的这个举动,无疑是再次凝聚了南镜的民心,也许燕商没几个有骨气的,但燕民一定是爱自己的国度。
容铮带着周虎巡视着还在训练的士兵们,偌大的校场上没有坚韧的地砖,只有沙土铺着,大家都在这里滚打摸爬,有充足的军粮有充足的水果,所以训练即便再苦,很多人都是带着欣喜的笑容。
她特地去后厨检查了菜的种类,目前总共有十七种,胡萝卜,白萝卜,豆芽南方蔬菜,葫芦瓜等等。
南方最不缺这些蔬菜的种植,还有每天早上运来的鸡蛋,豆浆,水果,每天每人一个份量。
而燕军新兵总共有一万八千人,每天都需要大量的军粮来维持,容铮暂时不担心南镜缺粮,如今燕商在做生意,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他们也会一起为新兵们支出这批钱,同样的她暂时也睁只眼闭只眼让这军商暂时性的合作。
周虎是不懂这些东西了,慕容甫也不怎么会做生意,所以容铮特地在沈立林给她的名单里找到了一个沈家的官,沈康。
容铮已经安排沈康负责商会和军队的协调,对方对这些事情处理的得心应手算是个优秀的人才。
她见过这个沈康,人长得斯斯文文,因为是庶子所以他才会被派到这里来的,而且一来就是十年再也没回去过京城。
沈康一家人也举家搬迁到南镜陪着他。
而且在原著里沈康日后会成为李琴身边的幕僚,亲手为她协调南镜辽区的民生经济。
既然容铮有意将李琴导上正轨,不单单是要让她自己自觉,还得让李琴身边的人指正她。
于是,沈康作为新的公衙县令上任了。
容铮本以为沈康上任辽人肯定会闹一波,结果没想到辽人还主动在沈康上任的时候送礼,看来她确实没选错人,起码这人可以充当燕辽两地冲突的话事人。
容铮放心了。她也没有召见沈康,因为她已经没有时间拉拢此人了,更别说定沈康为南镜公衙县令,也只是她临时抽出手来任命的。
刚好,李琴得知此事后,她开始注意到沈康这个人在燕辽两地的声望,于是当场接见了沈康。
果不其然,沈康再出辽宫时,他已经被李琴任命双职,担任辽民布政使,也就是作为管理辽区的代理人。
这个决定非但没有引起辽国新贵的反感,反而新贵们还去祝贺沈康。
看来在这方面沈康确实是个人才。
容铮在手下人收拾好行李后,她看着地上一个个李琴作为回礼的箱子,开始被燕军搬进了不同的马车上,闲来无事时,她在旁边随意翻了一下发现里面的东西,不是皮革,就是一些弓箭还有成人像的金象,金象大概有二十公分高,她摸了摸感觉这古代的金子就是份量足,要是随便砸人,说不定金子砸死人都不出奇。
她在这里摸着金子,嘴上却喊着穷:“这些金象卖掉的话,可能还不够燕军三天的口粮。”
千秋燕知道她现在私下有了那么多士兵,一张张都是嘴,停一天口粮都有可能闹出什么事端来。
于是她建议道:“南镜的士兵多数是本地人,殿下如果财政不足倒不如让士兵在每年规定春耕时,收谷时主动下乡帮忙,尤其是在各地来往的生意,大可派兵护送,一来可以加强地方治安,二来还可以减轻负担。”
至于护送商人去做生意,商人知道自己吃了安保这个福利,肯定会老老实实交钱。
容铮经她这么一提醒,忽然有了很多为军队谋点赚钱生意的手段。
她立即找来周虎,告诉他,让军队们在保持治安的同时,并且严令禁止每家每户士族超过五人护院,如若违反就以军令伺候。
这个决定一出,容铮的任何命令似乎都争分夺秒地影响着整个南镜的局势。
周虎亲自张贴告示通知那些有钱的门户。南镜士族们这些既得利益群体开始闹了起来,觉得太子是在夺他们性命安危,他们没有了护院谁来保护他们的治安。
很快,容铮又发下一个命令,招募能人组建安保司,专门为治安作为保障,而且安保的人还是容铮自己队伍的人。
这个命令直接截胡了普通富户的护院,有一个抓一个,要是加入安保司可以转正成为真正的公职人员。
护院们当然是挤着加入衙门,当这半个官差。对他们来说有官身和没官身还是有区别的。
由于安保司成立的太快,现在还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南镜的士族们适应。
因为他们觉得没有安全感,大家开始焦虑起来,很快容铮就推出每年一笔安保费的套餐,可以来保护这些人的安全。
她也特地留了个模糊的操作空间,就是不将普通的民众纳入收钱范围,而是出了一个谁交了安保费,就能惠及哪些地区。
很快这些当地有势力的人家就开始慢慢地去搜刮百姓家的钱,容铮早就想到这点了,还特地将安保分为贵宾级别和普通级别的。
让这些士族能尝到不一样的待遇,至于普通级别的,只需要按照燕律每年交税赋来定,也就是平常怎么交的税,就会被安保纳入其中。
于是就将普通的民众圈在外面。并且再出台了明税法亲自标注了每年直接交钱到公衙就行,不必一层层交上去,省去了不少的程序,少接触了一些人的手,那贪污从一定的程度上是制止了的。
这条明税法发下来,南镜一天内经受了好几次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头是士族反对安保司,结果还没来得及又来了个明税法。
重中之重,士族们当初选择反抗明税法,坚持燕国传统的交税法。
燕国的税赋是每年上交四成的粮食,另外的个头税,加起来都差不多有五成了。而且各条税的名头十分繁杂,可以操作的空间很大,所以在其职的地方很容易产生贪污的现象。
现在容铮依旧没有减多少的税,只是明确用钱交税,再加上南镜本来就是粮食产地,每家每户怎么都有多余的粮米在身,只要用米换钱就可以了。
而且米价还随着市场的调控,多余的米卖出去还能获得盈余,所以对百姓来说无疑说好事,起码粮食保证了他们基本的生活,等交了税多了的钱还有去买东西。
可喜欢压价的粮商,和当地士族不满意了。
不满意又怎么样,李琴直接派辽兵镇压了闹事的那两家,本来李琴只是想随便吓吓他们,结果没想到辽兵出手太狠直接灭了一个士族的满门。
李琴虽然不喜打打杀杀,但这一招确实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
眼下,南镜的朝廷就是太子和大公主的天下,她们想干什么,别人反抗也没有用,除非大家都搬出南镜。
可生活了那么多年,过惯好日子的士族怎么可能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