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 章节正文阅读

281、收购(3 / 3)

作品:《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不敢跟他顶嘴,直接打包票:“先生不必多虑,奴家自有计较。等下个月,包管物价回落。”

宗泽不满意:“下个月?那这个月老百姓吃什么?”

这人不懂经济。潘小园只得赔笑解释:“就像上阵打仗,总得有个‘战机’嘛。这个月就先艰苦一下,不能打草惊蛇……”

宗泽哼一声:“听说你在派人收购酒楼产业,都买到自己名下了?”

潘小园一身冷汗,连忙澄清:“这是为了将官府撇清,避免商户们警觉,因此不能用公家的名义。”

正琢磨着如何支吾,才能不让他认为自己是中饱私囊,那边宗泽却乐了:“随便你!我也看不惯里面笙歌燕舞的!买来拆了最好!就是别像那个武松似的,破坏治安就成了!”

她可舍不得拆,赶紧说:“这个,酒楼可以改造经营。譬如……譬如,不再卖什么河豚膏蟹,而是给禁军制作军粮,这个总行吧?”

宗泽也就是敲打她一番,不让她趁机谋取私利。于是吼几句,就给她个台阶下:“总之,下个月之前给我把物价降下来!我就不追究!不然——不然,哼,我拼一条老命,也要治治你这小妮子不可!你休要小看我的人脉!”

她连忙低眉顺眼万福:“那是自然。奴家不敢胡闹。我们联军兄弟这么多张嘴,奴家也看不到他们挨饿,定要尽早恢复物价才是,不然他们也不满啊。”

提醒一句,你也别小看我的拳头。这些兵听我的,不听你的。

宗泽如何听不出来,冷笑一声,挥手:“下去吧。”

潘小园跟他讨价还价:“烦请先生耐心等到下月月底。”

*

与此同时,以唐员外为首的东京商业巨头们,也开始坐不住了。

“商会”成员聚在一起悄悄商量:“米价已经涨到一千钱一斗了,是不是……该出手了?只怕夜长梦多……”

这是有点良心的。老百姓天天堵在门口请求售粮,有声辞恳切、作揖磕头的,也有直接开骂奸商十八代祖宗的,但凡心理素质稍不过硬,就觉得要坚持不下去了。

甚至连自己家里的吃穿用度也不得不缩减。原本顿顿铺张浪费、连家里下人都吃的是精米白饭,眼下不得不考虑缩减开支,将所有的余钱按照“商会”的约定,投机到私囤货物的伟大事业上。虽然商户们摩拳擦掌等着赚钱,耐不住家里的娇妻美妾、稚儿幼女,一个个全都在闹意见。

唐员外却觉得还有等待的空间:“再看看风向。京城里没有穷人,就算涨到两千钱一斗,照样有人来买!没钱的……没钱不会借贷?只要官府不管咱们,谁能把咱们怎么样?”

众商户纷纷道:“官府连打仗都管不过来,哪有功夫管经商?老百姓饿不死就成了!”

唐员外笑道:“咱们当然不能让老百姓饿死,不然损折福分。不过……在商言商,咱们谁也不是佛门高僧。放着好好的利润不赚,那也不配在京城里落脚经商不是?”

一群富商巨贾心安理得地发战争财,约定月底之前不许私自出售存货,静待米价涨到两千。歌伎舞姬,美酒佳肴,尽欢而散。

作者有话要说:好像今天又是经济课( ̄▽ ̄")

宋代一升等于今天的升左右;宋代一斗等于十升,换而言之,彼时一斗米就是今天7升米,斤,也即公斤。

再提醒一下本文开始时的物价:武大的一扇笼炊饼=20个=40文钱。

武大舍不得买的一升雪花面粉是30文钱。

北宋末年直到南宋初,物价飞涨得厉害。

`

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象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走私和贩卖奴隶就是证明。”(托·约·登宁《工联和罢工》1860年伦敦版第35、36页,引自马克思《资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