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 章节正文阅读

221、物件(2 / 2)

作品:《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血案尚未开始,他自己的一条胳膊被人用生命危险拉住了。

潘小园小心翼翼:“二哥,别跟他置气。”

论及脑子活泛,她觉得自己能和姓史的比肩一下子。如何看不出来。蹬鼻子上脸试人底线,乃是史文恭的惯用套路。知道武松一诺千金,既然已经承诺放人,那就不用再把他放在眼里,想怎么膈应,就怎么膈应。

认真凝视他一刻,问:“要我一个物件儿,便能对梁山变故之事守口如瓶?”

“小人不敢再贪。”

“好。”

不顾身边武松阴沉沉要吃人的目光,衣领里轻轻拉出来一条小红绳子,双手舒到颈后,仔细解下来。

“那么请你说到做到。史三郎是聪明人。这事平白泄露出去,对你也没有好处。江湖人做江湖事,进退行止,总得对得起你一身的本事。”

史文恭低头。掌心里红绳堆委,当中系着一小枚陈旧剥漆的黑棋子,带着她身上的温度。那棋子的样貌隐约似曾相识;她所说的一席话,似乎也在什么地方听到过。

苍白的面上涌起一阵微红,眼中神色闪烁。他似乎是想反驳一句,但终究什么都没说。

手指收拢,棋子小心放进怀中。深深看她一眼,躬身一揖。

又对武松随意一抱拳,拉过小船踏入,头也不回地摇橹离开。

果真没有再跟她说一句话。显然不是因为害怕被武松卸一条胳膊。

水波流淌,小船渐渐消失不见。芦苇丛枯干茂盛,横一片斜阳疏影。

潘小园拉拉武松袖子,“回去?”

武松“嗯”一声。转身便往回走。大踏步走得快,也不等她,一双眼直直地看着前方。

潘小园见他似乎烦恼,巴巴的跟上,抿出一个讨好的笑:“饿没饿,待会儿我去给你张罗晚饭?”

“没有。”倒接得快,斜斜瞟一眼夕阳下的杏眼桃腮,虎着脸一个字不多说,“不想吃。”

潘小园无话可说。远处看到几个眼熟的小喽啰正往这边探头探脑,忙朝人家微笑挥挥手,表示只是跟武松去金沙滩约了个会。

知道武松气的是什么。不就是因着她把“贴身之物”送了别的男人,当着他的面“不守妇道”,哪个男人能忍气吞声?

她倒不怪他生气。跟他易地而处,倘若她家武二哥让哪个厚脸皮的小娘子缠上,她也不介意行驶天赋权利,跟他甩个脸子,冷嘲热讽两句,总不会一直善解人意的装傻。

可惜上天不给她这个机会。她倒想吃别人一回醋,只可惜武松的煞神气场太强,平时一本正经的做人做事,倒还有点忠厚老实的样儿;稍微横眉立目一下子,一多半的小娘子就得吓得有多远躲多远。别说别人,换了当年的她自己,一见他有发火的意思,还不是恨不得八百里加急,遁到海南岛去。

想来还是自己太温柔可亲,人善被人欺,弄得现在两头不讨好,还得哄他。

“好啦,以后便是江湖不见了。他只要没笨到家,就知道往后躲着你——躲着咱俩点儿。”

“……”

“你怪我给他送东西了?那围棋子是师父老先生的旧物,我留了不少,都在箱笼里头。回头你帮我保管着,免得失落了?”

“……”

“来的路上,这么多双眼睛看着,我也没不规矩呀,不信你去问包道人他们。”

“……”

她终于觉得有点委屈了:“二哥!”

武松这才有点回神的样子,看了看她,哭笑不得,一副“你说什么呢”的表情。

“我是在想,梁山上混着外人,得想个办法。”

史文恭虽然讨厌,毕竟不傻。他指出的问题一针见血:山上安插了朝廷细作,的确是当下让武松第一头疼之事。

哗变之初,事态紧急,只能做到在第一时间封锁水路,严防消息外泄。但接下来该怎么揪出奸细,这种阴谋反间之事,不是武松的长项。

潘小园这才恍然大悟,一下子脸红过耳,嘟嘟囔囔接话:“那也不用板着脸啊。”

作者有话要说:史三郎退场了……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就先不透露了_(:зゝ∠)_

棋子:我在第178章出现过……

`

————————

`

这几章开始杀梁山好汉。有些人可能觉得手足兄弟死了,好汉们怎么能忍。这里结合原著,说一下梁山上对兄弟死伤的态度。

`

原著里可以看出来,梁山好汉们为人不同,有的人缘很好,有的则不怎么样,甚至到后期有互相构陷的暗示。所以若是看到兄弟死了,每个人的态度也不一样。

`

比如原著里明言的,征方腊时梁山疯狂丢人头。一般有人阵亡之后,为了节省篇幅,都只写宋江如何伤心(吴用在旁边劝。吴用没为任何人哭过,心理素质十分过硬)。比如:

`

【宋江听得又折了燕顺、马麟,扼腕痛哭不尽。】忠心嫡系,十分伤心

`

【宋江又见折了吕方、郭盛,惆怅不已。】这是宋江的亲卫队,关系虽近,不是生死弟兄

`

【又见折了索超、邓飞二将,心中好生纳闷。】对这两人无感,只是闷,伤心都懒得伤心了。

`

阮小二:【宋江在桐庐扎驻寨栅,又见折了阮小二、孟康,在帐中烦恼,寝食俱废,梦寐不安。吴用与众将苦劝不得,阮小五、阮小七挂孝已了,自来谏劝宋江】。原著阮小二死得不明不白,疑似被队友卖。宋江居然梦寐不安,是不是也觉得兄弟是被自己坑死的?没写别人哭,反倒是阮二的兄弟们来劝宋江。可见老晁盖系在后期被孤立得多厉害。

`

史进:史进、石秀、陈达、杨春、李忠、薛永六个人,是一起团灭的。少华山基友四人组(史进、陈达、杨春,朱武)一下子挂了三个。然而活下来的朱武是什么态度呢?【神机军师朱武为陈达、杨春垂泪已毕,谏道:“先锋且勿烦恼,有误大事……】摊手。史大少爷人缘不行啊,虽说是半路加入的少华山,但真不如朱陈杨三个人情谊深厚。其实从第一回就看出史进性格不好了。

`

施恩:【施恩、孔亮不识水性,一时落水,俱被淹死。宋江见又折了二将,心中大忧,嗟叹不已。武松念起旧日恩义,也大哭了一场。】例外的写了武松哭施恩,而且是大哭。二哥性情中人。两人在原著里是患难之交。(孔亮呢?孔亮是你的徒弟啊宋师父!我甚至怀疑作者把施恩、孔亮写死在一起,就是为了对比宋江和武松的哀悼态度)

`

而最赚眼泪的是张顺。张顺战死后,【宋江见报了,又哭的昏倒。吴用等众将亦皆伤感。原来张顺为人甚好,深得弟兄情分。】独独写了,大家都为他伤心,而且唯一一次吴用伤感!可见张顺性格多好。

`

后来宋江和卢俊义分兵前进。且看卢俊义的表现:

`

圣水神火战死:【卢先锋又见折了二将,心中忿怒】,只怒,不悲。

`

史进、石秀等六个人团灭,【卢俊义听了大惊,如痴似醉】,只惊,不悲。

`

而且别人也就罢了,卢员外你忘了大名府牢城里的石秀哥哥了?当年全靠石秀孤身跳楼劫法场,才把卢员外救出鬼门关。虽说卢俊义也是被梁山陷害的吧,但石秀这一下绝对是舍己救人的义举。没有他,卢俊义早就转世托生了。眼下石秀死了,卢员外一滴眼泪都没有。

`

卢俊义和梁山不亲啊。

`

最后看李逵。

`

卢俊义写信报知了很多兄弟的死讯。【宋江看了文书,心中添闷,眼泪如泉。吴用道:“既是卢先锋得胜了,可调军将去夹攻,南兵必败,就行接应湖州呼延灼那路军马。”宋江应道:“言之极当。”便调李逵、鲍旭、项充、李衮引三千步军,从山路接将去。黑旋风引了军兵,欢天喜地去了。】

`

欢天喜地……欢天喜地……欢天喜地……只要有仗打,有人杀,管他兄弟死多少……

黑李逵的是原著,真的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