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留里克的崛起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690章 图尔城下遇友(1 / 2)

作品:《留里克的崛起

突然间,一直队伍浩浩荡荡逼近谢尔河桥。

这座桥是前往图尔城的必经之路,桥梁也是伯爵的私有财产,哪怕是进城销售农产品的本地农民,无论进城出城,凡过桥都要交一笔过桥费。

如今的情况不比以往。

之前的桥梁守军遭遇偷袭,至于到底是谁干的,图尔伯爵罗贝尔没有凶手是石锤证据,他只能靠猜的,于是锁定了一些嫌疑人。那又能如何?即便真是嫌疑人干的,自己如何反制?有何必要做反制?现在也只能接受这一事实。

那些家伙终究是一些不入流的小兵,一群上年纪的战士安排来看守桥梁简直是一种慈善行为,突然死于夜色,死了也就死了。

罗贝尔固然生气,但不多。

非常微妙的是,附近的村庄对谢尔河桥守军被谋害一事,民众们实在是暗中叫好。

民众早就受不了那些借着伯爵的威仪吃拿卡要的家伙,有「暗夜英雄」干掉他们真是太好了。

奈何新一批守桥人很快上岗,新来的家伙丝毫没有吸取教训,针对进城的农民照例继续吃拿卡要。

村民巴不得英雄再度出手把他们干掉,可惜,新的守桥人自诩已经获悉了事实真相,他们已经想好了对策。

罗贝尔猜测,数月前的事情只能、也必须是布鲁诺带着他的萨克森人干的。

作为萨克森大公子,下一代公爵唯一继承人,布鲁诺无法不自视甚高,任何拥护他的人都因能为下

一代萨克森公爵效力而光荣。

恰恰如此光荣的年轻贵族,在图尔城居然遭遇怠慢,甚至于被迫屈尊去帮着彼时还不是伯爵的罗贝尔打仗。

心头憋屈的戾气需要发泄,他也不好直白的和罗贝尔叫板,就采取了一些阴谋手段敲打一下对方。

布鲁诺还没有恶意到要在图尔的核心领地杀人越货,他的阴谋手段是拐走了索罗涅枫丹村的所有居民为己所用。

阴谋更像是一种宣示,所谓流落在卢瓦尔河的麦西亚-萨克森集团,在旧伯爵雨果四世去世后,与新伯爵「强者」罗贝尔已经没有继续合作的必要。

深夜杀死桥头卫兵的凶手另有其人——偷偷过境的奥尔良军队。

一支奥尔良队伍护送着埃蒙特鲁德过境图尔,彼此剑拔弩张,奥尔良伯爵的嫁女换和平的行动就必须隐秘的进行。他们不得不走谢尔河右岸的支线道路隐秘行动,明知要冒着风险也要硬穿一些森林,他们也无法光明正大的通过谢尔河桥,护送伯爵小姐的卫兵就在深夜袭杀了睡梦里的守军再扬长而去。

所以谁是凶手?考虑到这些日子能从谢尔河桥通过者,要么是雷格拉夫的诺曼人、要么是布鲁诺的萨克森人,要么就是使者阿里奥伯特和其随从。

扪心自问的罗贝尔意识到自己的确怠慢了他们,彼此都是好勇斗狠之人,又有战争中故意劫掠的行动,彼此也都能把事情做得卑鄙。

相什么的似乎已经不再重要,总之那个男孩嫌疑最大。

杀死几个卫兵不算什么,合法的从图尔伯国,将香农和更庞大的安茹割走,这岂止是割肉,简直是割了图尔的大腿、胳膊,偏偏自己还不能公开暴怒。

因为继承图尔的罗贝尔赫然发现,自己的国际环境已经过于复杂危险。

现在彼此没有剑拔弩张,仅仅因为大家或是效忠阿基坦国王「秃头」查理,或是与这位国王结盟。有国王从中斡旋与震慑,彼此没有公开争斗的理由。

谁都不是傻瓜,安茹与图尔素有仇怨,奥尔良方面这几年被图尔打得很惨,没有仇怨也已经酿出深仇大恨。

南特伯国也做出了新的选择。

南特伯国处在卢瓦尔河河口,不但要直面阿莫里卡的布列塔尼人的攻击,还要提防诺曼人的袭击。新的安茹伯爵根本就是一个强大的诺曼后裔,南特伯爵考虑自身的安危,当与谁结盟已经不言而喻。

所以,南特伯爵兰伯特二世,早以聪明的派遣自己的小儿子威伯特,带着少量精锐与雷格拉夫并肩作战。遂在集体劫掠奥尔良农村的野蛮行动里,的确存在着南特伯***队的身影。

威伯特自己双手染血,他本来基于朴素的信仰认为这是下地狱的大罪,由于见得太多,整个人在战场也变得如同诺曼人一般凶残。

所谓倘若天主是真的公义,诺曼人为何非但没有被惊雷劈死,反而越

是劫掠越有钱?

劫掠行动到底算不算罪恶?还是它本质是「战争中不可避免的附带伤害」。

无论如何,南特伯爵也是宣誓效忠阿基坦国王「秃头」查理的。

伯爵不聋不瞎,尤其是自己领地的东部直接与安茹接壤。兰伯特二世何尝不想蚕食安茹扩大自己的领地?奈何自己已经被北部布列塔尼人,以及频频来海岸偷袭的诺曼人折腾得很难受,根本不希望再给自己惹来第三个麻烦。

如今新的安茹伯爵神奇的稳定了局面,既然无法东侵索性彻底死了这条心。

再说,继续东侵已经演变成了自杀行为。

安茹伯爵还是麦西亚王,更是诺曼人中最强大的罗斯王国的流亡王子。

威伯特的年龄比布鲁诺还要大上两三岁,他甚至被许借用北欧的习惯,自称雷格拉夫的大哥。去年,在针对奥尔良的战争中,三位年轻人切实的培养出的战友情。

于是,借由威伯特的闻讯,南特伯爵获悉了非常多不为人知的消息。

他不便于离开御所,更不能派出长子带兵支持阿基坦国王。因为比起帝国内战,南特伯国在过去的三十年始终面临着生死危机。

查理曼活着的时候,阿莫里卡的凯尔特族裔的布列塔尼诸酋长,全部是温顺的臣服者。查理曼一死,这群酋长开始内斗并对外积极用兵,法兰克越是在内战中迷失,那些布列塔尼人就越是扩张,与他们隔河相望的南特

伯国就是首当其冲被攻击的对象。

伯爵兰伯特二世与长子兰伯特三世,这对共享同一个名字的父子在决战之年的举动怎么看都是非常消极,实在是他们担心自己带着大军出发,很快布列塔尼酋长浩浩荡荡带兵过河,南特因兵力空虚,全境被毁灭。

要继续守卫家园也必须派兵回应阿基坦国王的命令,最佳方案就是派出一支兵力不多不少的军队,由小儿子威伯特来指挥。

或者说这种安排有太多的好处,原本对爵位没有继承权的威伯特,可以通过建立军功,被阿基坦国王赏赐封地成为新贵。这样两兄弟不会就伯国的权力问题有任何嫌隙乃至内讧,兄弟俩各领一处封地,彼此可以互相照应,家族权势也为之扩展了。

南特伯爵对继承图尔的「强者」罗贝尔态度非常平淡,还听说这家伙曾被罗斯王国俘虏,那已经是四年前的事情,当时还是罗斯王子的雷格拉夫就是见证人。

年龄差异不是问题,前提是对方必须强大。

兰伯特二世只是不希望自己的小儿子因「分割继承法」削弱南特的实力,才主动要求小子走出去见世面。他可不希望小儿子不明不白战死,也不希望小子跟着一个昏庸贵族变得平庸。

所有证据都证明了,已经是安茹伯爵的雷格拉夫是最值得套近乎的贵族。他庆幸自己的布局,此次为了支持雷格拉夫,伯爵分给小儿子的军队

,也破天荒的达到了三百人之巨!

似乎这是一支规模不多的军队

,一个伯国拿出这点人来回应帝国内战简直是开玩笑。

实则伯爵已经尽力了。

三百人中有一百名骑兵,其余的二百步兵也都穿戴锁子甲与铁皮盔。

伯爵分给小儿子的军队全部披甲又普及铁皮盔,又分出五十匹驮马装运物资。

这三百军队也旷野作战中可谓好手,介于南特伯国现在没有野战必要,各个据点进入防守状态,依靠石头城堡、木塔楼做防御,士兵只要盯着河对岸的动向就行了,没有主攻进攻布列塔尼人的意图,伯爵也无需过度武装。

伯爵也告知小儿子话术,在见到阿基坦国王查理后,倘若对方问及南特为何就出兵这么一点,到时候就说:「带上太多民兵只会早早把军粮吃完,不如出动精锐披甲战士,更好的与敌人战斗。」